帮帮文库

返回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

格式:word 上传:2023-09-14 20:25:20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修改意见稿

1、“.....所以逐步取消这用词的前提是科技成果管理体制的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与管理方 法法制化国际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必然结果,将知识产权概念引入成果管理,还科技 成果的本质属性势在必行。 三中国现有的各种科技成果评审的形式 中国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是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确认科技成果的依据而建立的。这 种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与计划经济下科技成果的非商品属性相适应。计划 体制下,科技计划由政府下达,经费由政府拨付,研究的科技成果归政府所有,由政府加以推广,这 种情况下政府必须管理和参加科技成果的评审工作。 最早的科技成果评审始于年代,当时的评审主要是鉴定形式。年月日,国务院批准建 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规定其任务时,其中项任务就是负责鉴定科研成果,这是我国 最早的关于科技成果鉴定的文字记载。年开始的大跃进后......”

2、“.....质量参差不 齐,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套有效的评判标准和方法来辨别科技成果真伪。年月,国务院 通过了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科技成果鉴定制度的正式建立。经过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个比较完整的科技成果评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除了奖励评审外,现 有的其他评审形式多是从鉴定制度演变发展而来。 目前,我国科研单位的课题项目来源主要有四类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 提出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课题项目,称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内项目,包括各级科技计划和基金项 目。国家级的科技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 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 部委省和市也都根据自身重点扶持的情况建立各级科技计划。各种基金项目......”

3、“.....各省相应也有由省财政拨款建立了省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金 科研单位与其他部门通过横向五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五至九人组 成函审组。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者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 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都属于专家评审的方式,检测鉴 定则是般由专业机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评审,所以可以说鉴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评审专家的选择。 新办法规定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 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鉴定范围仅限于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从鉴定制度本身的改革来看,尽管鉴定对象已经逐步缩减为现在的范围......”

4、“.....本身却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上进行评价。 根据新的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的目的在于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 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来说, 市场承认的项目才是有意义的高质量的,市场的接纳也就宣布了它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引入市 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促进这类科技项目的研究水平的提高。所以,鉴定的目的通过市场完全可以完成, 而且会完成的更好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鉴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关于鉴定的程序,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首先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者 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不申请的不予鉴定。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应当符合鉴定办法第八 条的规定,具备定的条件。对符合鉴定条件的,组织鉴定单位批准并通知申请鉴定单位。对不符合 鉴定条件的,不予受理。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在确定的鉴定日期前十天......”

5、“.....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在收到技术资料后,应当认真进 行审查,并准备鉴定意见。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经 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至此,鉴定程序完成,但是 由鉴定引发的派生过程还未完成,往往成果完成单位要据此给成果完员待遇奖金职称晋升 等。至于成果的推广应用就不是科技人员的事了。从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关系到鉴定质量的专 家不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鉴定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监督者存在鉴定的派生利益成为鉴定的动力 鉴定使科研转化的过程中断。 科技奖励评审 科技奖励评审是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又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在鉴定或者其它评审已经进行过 的基础上的再评。 我国现有的科技奖励体系包括官方和民间的科技奖励二个层次,以官方科技奖励为主,民间为辅。 年代以来,批民间科技奖逐渐发展起来,如何梁何利奖华罗庚数学奖等......”

6、“.....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是个上下对应的垂直体系,中央层次,是由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 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的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其它奖项则都是对国内的科技工作者设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 立省级科学技术奖,在省级科技奖项下又可根据本省情况,分类设立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以下部门不再设立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所属部门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公 安部国家安全部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外,其它部门不再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部级科学技术奖 的奖励范围只涉及国防和国家安全,并由于国家安全和保密不能公开的项目。除了这个上下对应的奖 励体系外,基层单位也往往自行设奖,但这些科技奖就处于不是很规范的状态,奖项的名称各异......”

7、“..... 由于民间的科技评奖多是运行,评价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基层单位的评奖也不易介绍,本文 中的科技评奖评审主要是对政府的科技奖励体系而言的。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于年 月日通过并发布,根据条例的规定,科技评奖的内容包括 评奖的组织管理者 为了管理好科技奖励工作,设立了专门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由奖励 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奖励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 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至人为委员,委员由科技部提出,报国务院批 准。 科技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奖励委员会下设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日 常工作。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各个奖项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 任制,每届任期年。根据评审的需要,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又下设个学科评审组......”

8、“.....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 奖项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学科专业评审组委员实行资格聘任制,其资 格由科技部认定。 评审的对象 科技奖评审对象指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的完完成单位或国家科技奖推荐人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 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 社会效益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名。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 公民。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 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组织......”

9、“.....每年奖励项 目总数不超过项。 评奖的程序为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次,省部级的科技奖也是每年评次。评奖的程序简单表述为个人申 报有关部门推荐奖励办公室形式审查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异议公布评审委员会复审 奖励委员会决议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 申报和推荐的过程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由推荐产生,遵循逐级上报推荐的原则,申报与推荐 相结合,途径如下个人申请单位申报市科技局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下列单位和个人有权 向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候选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 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科技部认定的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此处的科学 技术专家,是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符合规定的推荐单 位和推荐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 评审过程为由形式审查初评复审三步组成......”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38
中国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研究.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38
预览结束,还剩 23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