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市值计价要求根据当时同 金融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金融资产估值入账的会计方式。按照公允价 值计量本来是为了资产价值计量与期末市场价值变化相致,从而使得会计周期 的盈利核算更加公正合理。因此公允价值很公允。 然而,市场运行曲线并非平缓,尤其是金融市场运行。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 中,欧美政界和实业界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将危机的罪魁祸首归咎于公允价值, 大有公允价值不废,金融危机不去的感觉。理由是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导致 如下恶性循环公允价值下跌报表反映巨亏投资者因恐慌而抛售公 允价值进步下跌报表继续确认巨亏。下面以图示方式来揭示其循环机理, 具体见图图 图反映出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其资金链会出现问题,并 借金融市场传递,自救性抛售和企业利润的减少都会使市场估值中枢下移,并导 致恐慌性抛售,扩大金融资产市场交易价格下降的范围和幅度,从而出现更大规 模的资产减计,如此循环......”。
2、“.....对金融经 济造成严重影响。 图则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减计之后的企业通过 消费投资商品交易等途径传递信息并放大信息产生的效应,同时实现了企业 传导循环产业传导和区域传导,使得危机从区域横向和产业链纵向上得到放大。 这种责难让我们小组产生了两个疑惑第,是坚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 重新启用历史成本计量第二,公允价值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代 罪羔羊 向左走,向右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差异面面观 自古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经济大潮席卷下的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历 史成本公允价值孰为会计计量模式的抉择。左边是强调可靠性的历史成本,右 边是相关性较强的公允价值,会计站在十字路口左顾右盼,权衡利弊,希望找出 条最适合自己的计量之路。现在就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特点及性质,谈谈两 者的差异。 从两者的计量日上来看,历史成本以已发生的交易为前提,以已完成 交易的交易日为计量日而公允价值以假想交易为前提,以确定承诺日为计量日......”。
3、“.....桩买卖完成的当天,采用历史成本的张三才把这过程进行记录, 是个慢性子而采用公允价值的李四就相对是个急性子了,刚跟人签订合同,就 迫不及待地记录。 从两者的优点来看,历史成本偏向可靠性公允价值注重相关性。因 为历史成本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最强,所以它是最理想的计量模式。然而,通货 膨胀和知识经济时代资产新形态的冲击,使其可靠性受到致命打击,在物价变动的 环境中,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不能反映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从决策的相关性 讲,公允价值当然比历史成本优越。如果按公允价值核算把以前期间的资产持有 损益单独予以揭示,则更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预测性。个面向过去, 个面向未来,活在当下的会计确实难以抉择。 从入账价值的确认方面来看,个以不变应万变,个以变应变。在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其历史成本,即资产取得时的实际资金 消耗,而且经确定不得更改。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种评价,随着 市场的变化,公允价值处在经常性地变化之中,与此相适应......”。
4、“.....而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 从资产摊销对象的确定方面来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的摊 销对象是其历史成本,或平均摊销,或加速摊销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是真实反映市场信息还是推 波助澜。倘如公允价值真的如质疑者们所说存在放大效应,那些银行家们为何在 经济繁荣时,只顾享受公允价值助推金融泡沫所带来的快乐,不提公允价值非真 实反映呢 因此,我们小组得出个结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不是公允价值计价,通 过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而创造的利益是种幻觉,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改 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将会剥夺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的时候获取这些信 息的权利。本次金融危机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是许多因素相加的结 果。公允价值会计方法提供了及时的价值衡量,捕捉到了目前的市场波动,但并 非导致市场波动的原因。会计准则尽其所能做到信息透明性,银行在次贷危机中 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绝大多数并不是由新资本协议构架所造成的......”。
5、“..... 前瞻公允价值的未来之路 前文已提到,将危机产生的根源归咎于公允价值,在于地理解和运用了 公允价值。无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反映,资产负债价值变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就 像温度计对温度的反映样,温度不会因为不用温度计而停止变化,也不会因为 使用温度计而加速变化。财务报表无论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的真实 价值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废除公允价值无异于掩耳盗铃。 我组经讨论致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废存公允价值,而是如何进 步加强市场的完善和监管,为经济发展提供个更有效的环境。我们必须通过这 次金融风暴吸取教训,对公允价值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从以下方面完善它的应 用体系 建立与公允价值应用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新 的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不断出现,对计量属性提出新的要求高度分散的股权 结构,使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 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 纵的工具。因此......”。
6、“.....如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 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 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 计量会计准则和框架体系,以更好推动理论研究和指导会计实务的发展。制定公 允价值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建立专门机构对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和报告,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要 指定专门部门加强对市场监管,针对市场出现非理性单边持续上涨或下跌,造成 经济动荡,要及时报告并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 相关性和可靠性及经济效果进行评估,杜绝弄虚作假人为操纵利润行为。 完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提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评估人员等专业 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主观因素对公允价值估值确定的影响降至最低。 加强投资者风险和素质教育。投资者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全面更新, 才能真正读懂包括利润在内的会计信息的真正含义。作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产生的利润定要客观看待,认清其中包含的风险......”。
7、“.....市场变化,这个利润就可能打水漂 公允价值作为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和不确定 因素,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就能够使实行公允价值计 量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李欣张倩,公允价值估值法为何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失灵财会学习 杨有红,并非公允价值惹的祸财务 陈斌,金融产品创新视角下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金融市场导报 持芃,公允价值会计路在何方中国会计报, 张国平,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和思考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劳秦汉,对新世纪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透视四川会计, , 。 卢永华,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金融会计, 罪魁祸首还是代罪羔羊 浅析金融危机阴影下的公允价值 文章摘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公允价值会计饱受指责。公允价值虽然克服了 历史成本的相关性问题,却受到诸多应用条件的限制......”。
8、“.....并对公允价值的弱点进行反思,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改进 意见。 关键词 金融危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 , 公允价值会计是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之,完全实施公允价值 会计是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目标。然而在当前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刻, 很多发达国家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公允价值会计模式,觉得那就是造成金融危机 的罪魁祸首。关于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的论争再次上演。究竟公允价值是否公允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 对比有哪些优缺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是否应该仍然坚持使用公允价值针对 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如何面对挑战和考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公允价值的前世今生 会计理论的每次重大变革,都是因经济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多年来, 世界经济处于激烈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使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充满了 高度不确定性......”。
9、“..... 世纪年代,美国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历史成本计量受到冲击。 同期,公允价值首次在美国出现。 年月,主席首次提出应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 具的计量属性。 年月,正式制定了这方面的准则 年月至年月,陆续发布相关财务会计准则。 年月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项基本准则和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整 套企业准则体系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 其间英国澳大利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也不同程度地采用公允价值 作为计量基础,公允价值会计越来越受到各国会计界的重视和认可,成为发达国 家种重要的会计计量模式。尤其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和负债 项目,公允价值成为唯被认可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 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 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