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文馆志记载外方译学生人,黄州平壤汉学生各三十人义州汉学生三十人,女真学生五人昌城楚山满浦碧潼五渭源女真学生各五人北青女真学生十人斋浦釜山浦倭学生各十人盐浦倭学生六人,以上出经国大典。济州汉倭学生各十五人,康熙辛亥译学卢尚迪时始置巨济倭学生五人,康熙丁亥译学金时璞时始置。司译院除教授外,在京和地方设译学训导之职,主要掌管教训生徒之事。董明认为译学训导是朝鲜王朝为培养汉语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机构,这观点是的。译学训导是官职,而不是培养汉语人才的机构。据经国大典记载,司译院设汉学训导四员,蒙倭女真学训导各二员,为正九品。通文馆志记载训导十员,注为正九品,掌教训生徒,汉学四员,蒙倭女真学各二员。以上通文馆志记载出自经国大典,但与经国大典不同的是通文馆志清楚地记载了训导的职责是掌教训生徒之事。经国大典记载司译院外方所设译学训导的情况是庆尚道设倭学训导二员在黄海道设译学训导员平安道设译学训导二员,为从九品。根据这段记载,黄州平壤义州等地所设译学训导是否属于汉学训导尚不清楚。通文馆志具体记载了黄州平壤义州等地的译学训导是汉学所派官员......”。
2、“.....注为汉学出身参上官差送。司译院外方官员名在原籍,分差外方,任满后回司译院。根据以上史换的具体年代尚不清楚。经国大典讲书所规定的四书既是通文馆志中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朝鲜太祖三年,对考期与科目规定为每三年次考试。习汉语者,以四书小学吏文汉语皆通者为第科,与正七品出身。通四书之半及小学汉语者为第二科,与正八品出身。止通小学汉语者为第三科,与正九品出身。可见,司译院译科汉学考试用书中,四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司译院取才用书司译院取才考试,汉学五册。甲丙戊庚壬年春夏等老乞大伍伦全備背讲。论语临讲。书传通鉴临讲。秋冬等朴通事伍伦全備第三,中庸诗传通鉴。乙丁巳辛癸年春夏等老乞大伍伦全備第四,孟子书传通鉴。秋冬等朴通事伍伦全備第,大学诗传通鉴。汉学取七人。这段史料证实,司译院取才汉学考试,与译科考试不同,规定不同季节或不同年份四书选其作为考试用书。司译院取才考试在院试考完之后进行。通文馆志记载嘉靖癸丑,因本院草记与华人交接之间,语言最先,文字居次,除常时所读书备数考讲,每二人作耦讲论华语,谓之院试。规定院试得分半以上者,许赴诸取才。而取才分数同者,以院试分数为先叙用......”。
3、“.....刀江书院,版,第页。朝鮮的日漢滿蒙語讀本,东洋学第卷第号,年,第页。汉城大学校出版部,年月版,第页。老乞大载于元代汉语本老乞大,韩国,庆北大学校出版部,年月版。朴通事,国语国文学资料集第辑,韩国,庆北大学院国语国文学研究室。中心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本上册,年,第页。历史研究,年第期,第页。中国史研究,年第期,第页。东洋学,第卷,年月,第页。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期,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年月,第页。经国大典卷,亚细亚文化社,年月,第页。通文馆志卷,民昌文化社,年月,第页。注康熙丁未即戌条李朝实录,世祖实录卷,世祖二年四月戊申条李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世宗二十四年二月己巳条。郑光从试卷看朝鲜王朝的译科制度以满语蒙古语汉语考试答案用纸为中心,年月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翻译与文化史研究会论文,第页。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注临文的形式尚不清楚,有待于考证。经国大典卷,礼典,诸科,译科初试条,第页。经国大典卷,礼典,诸科,译科复试条,第页。通文馆志卷,科举条,第页。吏文,是指鲜对中国的外交文书中所用的汉文。李朝实录,太祖实录,卷......”。
4、“.....通文馆志卷,劝奖,禄取才条,第页。通文馆志卷,劝奖,院试条,第页。是在太宗十四年设立,野人馆即女真学,增设于世宗八年。二司译院汉语教学朝鲜司译院汉蒙倭女真学当中,汉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四夷广记记载司译院掌译诸方言语。可见明朝人知道朝鲜司译院这机构。在明朝私修史书中有很多记录朝鲜王朝的篇章,如郑晓的皇明四夷考慎懋赏的四夷广记等,其中附有少量的朝鲜语词汇。但明朝四夷馆自始至终没有朝鲜馆。故培养汉朝鲜语翻译人材的任务是由朝鲜司译院承担的。朝鲜司译院汉学培养了不少通汉语的译官。据译科榜目记载,自年到年,朝鲜译科考试所录取的四学人员名单中,四学出身者总人数为人。其中汉学出身者为人。司译院汉学培养了许多精通汉语的翻译人员。这些译官在明与朝鲜互使贸易往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朝鲜押马赴辽东的使臣当中,多为司译院汉学判官译官等人。关于这问题,李朝实录多有记载。教授和生徒人数朝鲜王朝时期,有不少人学习汉语。司译院四学中,汉学的生徒人数比蒙倭女真学的生徒人数要多。朝鲜司译院汉学教授生徒人数虽有定额数,但在不同时期具体人数有所变化。朝鲜太祖三年......”。
5、“.....内汉二员,蒙古员,优给禄俸学生的人数及年龄规定为令在京五部及地方,择良家子弟十五岁以下,天资明敏者,岁贡人,入院肆业。朝鲜王朝设立司译院之初,汉学的教授生徒人数并不多。教授也无品级,只提到给优厚的俸禄。世宗时期,增加了汉学教授生徒额数。经国大典记载,汉学教授四员,二员文臣兼,为从六品汉学训导四员,蒙学倭学女真学训导各二员,为正九品。同书又记,司译院生徒额数为人,汉学三十五人蒙学十人女真学二十人倭学十五人。这应该是在京生徒额数。这时期,教授人数比太祖时期增加了倍。世宗朝还规定教授的品级为从六品,并增加了十名训导。汉学生徒人数,由太祖时期岁贡人,增加到人。成宗时期,四学虽有供学百人的规模,但赴学者通常不满。成宗九年政府为解决司译院四学生员不满的问题,规定依汉学例,命各道每年选送蒙倭女真学岁贡生徒八人。并令外方每式年选送蒙学生徒五人,倭女真学生徒各六人。这里,各道和外方选送给汉学生徒的额数不清楚,但蒙倭女真学各道和外方选送的生徒人数是根据汉学例而定的,因此,外方选送给汉学生徒的额数肯定比蒙倭女真学的生徒人数要多。经国大典记载,司译院外方生徒人数为人,其中......”。
6、“.....并填好日志。严禁带电插拔通讯接口,严禁擅自修改机床设置参数。发生不能自行处理的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或指导教师,故障处理应在确保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得在实习现场嬉戏打闹以及进行任何与实习无关的活动。三数控机床设备操作般注意事项在操作机床前,应事先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与指令系统附件。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必须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使用,以防止编程所引起的事故。操作前必须穿戴工作服,需在训练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操作。开始加工后,不能随意改变切削参数不能打开机床防护门不能量度尺寸和触摸工件,切削加工时要精力集中,并要防止各部件的碰撞。数控机床的加工虽属自动加工,但不属无人加工性质,仍需要操纵者监控,不允许随意离开岗位。若发生事故,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关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以便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实验结束时,擦净机床,清理现场,关闭电源。属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的事故,当事人必须按实际维修费用做出赔偿,并承担定的责任。五模块考核评分标准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考核内容包含零件零点设置工件精度控制工件定位安装等方面的内容......”。
7、“.....按总结报告要求完成,考核分值与训练过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为。另外,作为训练报告要求有以下内容数控设备描述加工工艺数控程序刀具清单走刀路线图。六案例平衡鼓零件的数控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精度的保证从零件的结构技术要求中知道,零件精度要求很高,那么如何利用数控机床的车加工来保证呢二档级精度外圆加工,除了选用合适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外,还须用经验法,即在最后精车时采用程序单段进给,试切削小段外圆,然后中断程序,退出刀具,进行测量,在刀具最佳状态下和利用机床精度能保证尺寸级加工精度。其余级尺寸精度,利用机床性能就能得到保证。内孔和和台阶面的的表面粗糙度,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机床面板上的倍率开关来随时改变切削用量,提高表面粗糙度。外园端面相对内孔位置精度保证,因精车外圆左端面和精车左端各阶梯孔是在同道工序内加工的,俗称刀落,位置精度完全能得到保证精车的外圆和节流槽是装夹在专用塑料涨夹心轴上加工,见节分析,跳动能保证在内。④在加工中要充分利用冷却液冷却,尽量减小因材料热胀冷缩对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并提高加工表面粗糙度......”。
8、“.....图平衡鼓零件数控加工成品装配图训练模块六零件加工质量检测训练目的加工质量检测是零件加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通过本模块训练使学生掌握三坐标测量技术,了解光切显彻镜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评定方法。二设备与环境条件三坐标测量设备台,型号为。表面粗糙度测量机数台,型号为三相关知识三坐标测量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教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三坐标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三坐标测量机已经成为精密制造精密计量和逆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测量工具。三坐标州五昌城五北青十碧潼五渭源五理山五满浦五倭学斋浦釜山浦各十盐浦六。通文馆志记载外方译学生人,黄州平壤汉学生各三十人义州汉学生三十人,女真学生五人昌城楚山满浦碧潼五渭源女真学生各五人北青女真学生十人斋浦釜山浦倭学生各十人盐浦倭学生六人,以上出经国大典。济州汉倭学生各十五人,康熙辛亥译学卢尚迪时始置巨济倭学生五人,康熙丁亥译学金时璞时始置。司译院除教授外,在京和地方设译学训导之职,主要掌管教训生徒之事。董明认为译学训导是朝鲜王朝为培养汉语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机构,这观点是的。译学训导是官职......”。
9、“.....据经国大典记载,司译院设汉学训导四员,蒙倭女真学训导各二员,为正九品。通文馆志记载训导十员,注为正九品,掌教训生徒,汉学四员,蒙倭女真学各二员。以上通文馆志记载出自经国大典,但与经国大典不同的是通文馆志清楚地记载了训导的职责是掌教训生徒之事。经国大典记载司译院外方所设译学训导的情况是庆尚道设倭学训导二员在黄海道设译学训导员平安道设译学训导二员,为从九品。根据这段记载,黄州平壤义州等地所设译学训导是否属于汉学训导尚不清楚。通文馆志具体记载了黄州平壤义州等地的译学训导是汉学所派官员。译学训导黄州员平壤员义州员,注为汉学出身参上官差送。司译院外方官员名在原籍,分差外方,任满后回司译院。根据以上史换的具体年代尚不清楚。经国大典讲书所规定的四书既是通文馆志中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朝鲜太祖三年,对考期与科目规定为每三年次考试。习汉语者,以四书小学吏文汉语皆通者为第科,与正七品出身。通四书之半及小学汉语者为第二科,与正八品出身。止通小学汉语者为第三科,与正九品出身。可见,司译院译科汉学考试用书中,四书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司译院取才用书司译院取才考试,汉学五册......”。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