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20 11:21:4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才是其唯的标准了。正是这种对文本的误解使冯友兰对维也纳学派拒斥形上学的批判显得底气不足。为了克服维也纳学派对形上学命题的批评,冯友兰重新界定形上学命题的性质。在冯友兰看来,形上学命题应该是种几乎重复叙述的命题,正是这个几乎使他的命题来自于经验,具有了综合命题的性质,而它的重复叙述性,又使其具备了分析命题的性质,如此界定就可以解决形上学被消解的问题,但是这样却使他的形上学命题变得含糊不清。这也表现出冯友兰的种矛盾心理,他既想在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之间寻找折中,又企图在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之外寻求途径,所以,他的形上学命题即是分析命题又是综合命题,或者说既不是分析命题又不是综合命题。形上学中底命题,仅几乎是重复叙述命题,所以也是综合命题,也可能是假底。照我们的看法,逻辑分析法,就是辨名析理的方法析理所得的命题,就是所谓的分析命题......”

2、“.....冯友兰也说在新理学的系统中,有组主要命题。这组主要命题,都是分析命题。不可否认冯友兰对形上学命题性质的理解中有许多的可取之处,如他在定程度上看到了近现代西方哲学家对命题分类存在着定的偏执,即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看做截然对立的两种命题。冯友兰认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并非截然的对立,他们的真都源于析理。但是他却没有看到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都是人们在经验世界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其规律性的种表现。所以,冯友兰的失误就在于虽然批判维也纳学派的命题分类理论,但却无法突破其理论的束缚,仍以此为标准,对形上学命题进行界定,才会使他对形上学命题的理解表现出左右摇摆的矛盾性。形上学命题内容并非空灵。冯友兰指出他的形上学命题是种几乎重复叙述命题,是种虽来自经验世界但却只是对经验作形式的释义,除了肯定其主辞存在之外,不增加我们对于实际的知识,所以形上学的命题是片空灵......”

3、“.....而是种有实际内容的蕴涵命题,这种命题本身就是对事物因果和蕴涵关系的考察,必然会对实际有积极的肯定,如第组命题中的种事物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第组命题中的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有以能存在者第组命题中事物的存在都是其气实现理或理的流行,所以并不如冯友兰所说的那么空灵。我们仅以第组命题为例。首先,在第组命题中用来推导理观念的命题是种事物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冯友兰说过个重复叙述命题应该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先不管他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我们可以先加上联结词把它补充完整,如果种事物是种事物,那么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如此这个命题就并非只对经验作形式的释义,因为命题的前件种事物是种事物和后件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完全不是同个东西,它们无论在逻辑真值上还是在内容意义上都不等同......”

4、“.....后者是理世界的抽象存在,这完全不符合命题重复叙述的性质,而是个从特殊到般,从殊相到共相的过渡。从物到物之理这就是种对实际的积极释义,所以他的命题并非空灵。其次,冯友兰用组命题中的若干命题形成了推理,通过推理得出理气道体大全等关于真际的知识。但是具体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推理是不可能必然推导出真际的存在,如在第组命题中有如下个命题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种事物种事物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我们可以用这个命题形成推理,首先可以形成个段论什么事物,必都是种事物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凡事物都是种事物然后再把这个段论的结论作为下个推论的前提,又与第个命题形成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种事物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凡事物都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冯友兰正是通过这样系列推理,得到了关于理的存在......”

5、“.....是推理形式是否有效,即是否遵循相应的推理规则是构成前提的命题是否真实。在冯友兰的这组命题中可以说推理形式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前提命题是否为真,这点冯友兰却无法说明,他只能通过预设它们为真得到如此结论,但是正是这种预设前提使他的推理结论不能是必然有效的,即不能是普遍为真的。最后,我们分析冯友兰预设为真的前提也不能推演出理的存在。按照冯友兰对形上学命题性质的理解,这些命题都应该是几乎重复叙述命题,这种命题只肯定其主辞的存在,而不能肯定谓辞的存在,所以种事物是种事物,必有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这个命题我们只能肯定种事物的存在,而对于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是不能肯定的,如此,我们又怎么由此推导出种事物之所以为种事物者即理的存在性呢对新理学形上学体系构建过程的反思冯友兰在建构形上学体系程序中也存在着些问题......”

6、“.....另方面他也无法彻底坚持其逻辑分析精神。能否从经验世界出发逻辑地推导出超验或先验的世界。冯友兰同时接受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因此他哲学出发点是从经验出发,用逻辑分析方法上升到对理性的认识,但是,我们能否从经验世界出发逻辑地推导出冯友兰所谓的超验的理世界呢我认为不能,他的具有共相和超验性质的理世界,在定程度上类似于佛家的彼岸,是在我们经验世界不可能被验证的,没有人能够真真切切地见到过这样种存在。所以我们企图通过理性的逻辑分析再现它,是不切实际的。形上学与其说是种知识,更确切地说应是种境界,种超越语言的国度,对于这样种境界,我们既不能用语言形象地描述,也不能用逻辑严密地推导。我们只能通过信,我相信所以它存在,在许多中西哲学家那里都存在这样个问题,就是企图通过对经验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而确定形上的种存在,并把它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但是......”

7、“.....是种从个别到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方法,这种归纳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不是必然为真的,冯友兰的理世界实际上是通过归纳方法得到的,我们因分析实际底事物而知实际,因知实际而知真际。我们的知愈进,我们即愈能超经验。这就使他的理世界并不必然为真,而他却对此确信不疑,并把它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绝对预设,从此演绎出他整个的哲学体系。能否把逻辑分析方法作为形上学的方法。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隐喻地涉及这个问题,就是形上学的观念能不能用逻辑分析方法解说。逻辑分析方法类似科学方法,对于事物和现象总要问个是什么和为什么,所以它经常与探索世界事物因果性的关联联系在起。但是当冯友兰用逻辑分析方法对经验世界进行探究和追问的时候,存在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他对经验世界的追问并没有彻底贯彻逻辑分析方法的科学精神和逻辑精神,如当追问到为什么物是物时,冯友兰回答是因为存在成为物之理......”

8、“.....冯友兰却无法用逻辑分析法回答。这就好比当我们看见海啸,作为个科学家可能会追问海啸是怎样形成的而按照冯友兰的理解,我们只需要知道有海啸存在,是因为有海啸存在之理,至于是什么样的理,是我们不能追问的,这个比喻也许并不恰当,因为海啸是种经验世界的现象,我们可以用科学的逻辑的方法探究其成因,但形上学的彼岸世界我们就无法用这种方法得到。所以,冯友兰企图用逻辑分析方法构建形上学体系的尝试并不成功,也没有达到冯友兰预期的提高我们的境界的目的,如果用这样的形上学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就会让我们对待任何事物不求甚解,当我们面对成功,我们会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成功之理,当我们面对失败,我们也会说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有失败之理,人缺乏了积极向上探求真知的精神,那么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又在哪呢洪谦曾指出如果传统的形上学是些胡话的堆积,那么冯友兰的形上学就是种空话......”

9、“.....但却是能给予我们情感满足的概念的诗歌,但是冯先生的形而上学似乎是两者俱无厝。虽然冯先生的形而上学也如传统的形而上学样,想对于人生境界方面有所贡献,不过事实上传统的形而上学已经有了收获,冯先生的形而上学似乎有新的努力,须有待于将来了。笔者在阅读其书时对于这点也深有同感。所以,冯友兰虽然对逻辑分析方法进行大篇幅的讨论,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它除了在辨名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外,在析理中并没有析出理的内容,只做到了析物以得理。因此,冯友兰只是用它搭起了形上学体系苍白无力的框架,而其中的血肉却是用负的方法,即神秘主义方法填充的。虽然笔者在反思中过多突出了冯友兰建构形上学体系的缺失,但其逻辑分析方法对于中国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现代化转型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冯友兰的史书......”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20
“新理学”形上学的展开路向与内在缺失(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20
预览结束,还剩 5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