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16 22:32:53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华侨大学学报,年第期,第页杨小明清代浙东学派与科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年,等。黄宗羲在其正式编纂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之前,曾编纂了作为书之蓝本的理学录书。但此书长期罕为人知,甚至被认为已经亡佚。直到彭国翔于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首次发现了该书的手稿残本。经比对知道其中有条黄宗羲的案语在后来的宋元学案中被冠以百家谨案而成了黄百家的案语。参见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年第期,第页。笔者经过核对原文发现理学录中的这条黄宗羲于形而下的气质。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又继承张载与程颐的观点,将人性分成由理所规定的天命之性与由理气结合而来的气质之性,认为义理之性作为天赋之道德理性虽是至善的,但堕入身体之后便受到气质的障蔽,从而表现为善恶混杂的气质之性。这样说来,义理之性相对于气质之性来说是高层次的,是人之本性......”

2、“.....朱熹的性气元论统合了先秦以来的各种人性论并成为了宋代以降的权威观点。以上,本文以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案语为中心,围绕着理气人性道德修养工夫个方面,考察了黄百家的哲学阐释及其思想立场。从哲学思想渊源来看,黄宗羲继承明代心学殿军刘宗周的思想,创立了以本万殊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浙东学派。其思想倾向在其编纂的明儒学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黄百家继承刘宗周与黄宗羲的哲学思想,在编纂宋元学案的过程中从理气心性情合论出发,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理气性气性情仁爱元论。其思想在以心学为本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浙东学派折衷朱陆等各学派之思想异同而会归于的本万殊立场。所以王梓材在校刊宋元学案条例中特意提醒读者道初观是书,似有门户之见。自具有太极,以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体,在逻辑上先于气存在,主张理先气后理本气末的理本论,但同时又强调理气不离不杂。即理气虽然本质上是物......”

3、“.....朱熹据此理气体用不杂不离的思想批判了老子截然分有无为的思想。,如前所述,吴澄肯定了张朱人对老子有生于无的宇宙本体论之批判,进而提出了理本来便在气中,两者不可分离的观点。黄百家肯定了吴澄关于理不离气的主张,进而指出气是流行之本体,而理不过是指称气之流行的有条不紊,理本来就是依附于气的本质属性,并不是别有个先验之理作为本体来主宰气。也就是说,事物之存在必然遵守定的法则,但法则与事物并不是本末体用关系,相反事物才是本体,法则是依存于本体的属性。黄百家的上述理气合论观点实际上是对宋明以来理气合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黄百家之前,宋代张载首倡虚空即气,明代朱子学者曹端薛瑄强调理气为体而不可分,气学派的罗钦顺主张理气合,王廷相主张理出于气。黄百家在此基础上又继承了心学派的王守仁刘宗周,特别是其父黄宗羲的理气合论,以气作为构成天地万物之实体......”

4、“.....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年,等。黄宗羲在其正式编纂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之前,曾编纂了作为书之蓝本的理学录书。但此书长期罕为人知,甚至被认为已经亡佚。直到彭国翔于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首次发现了该书的手稿残本。经比对知道其中有条黄宗羲的案语在后来的宋元学案中被冠以百家谨案而成了黄百家的案语。参见彭国翔黄宗羲佚著理学录考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年第期,第页。笔者经过核对原文发现理学录中的这条黄宗羲的案语与其相对应的宋元学案中题为黄百家的条案语中有条完全相同,另外条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可能不是误题。也许是黄百家在编纂宋元学案中在其父的案语基础上加以转述或增补而成,所以改题为百家谨案。事实上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不少案语就是全文或部分地转述其父黄宗羲之语而稍加增补说明而成。这其实也恰好说明了黄氏父子思想的贯性和黄百家对黄宗羲及刘宗周思想的继承......”

5、“.....这实际上是把佛教的空与程朱理学的理等同起来加以了批判。这也就是说,事物的生成必然遵循相应场。从哲学思想渊源来看,黄宗羲继承明代心学殿军刘宗周的思想,创立了以本万殊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浙东学派。其思想倾向在其编纂的明儒学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黄百家继承刘宗周与黄宗羲的哲学思想,在编纂宋元学案的过程中从理气心性情合论出发,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理气性气性情仁爱元论。其思想在以心学为本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浙东学派折衷朱陆等各学派之思想异同而会归于的本万殊立场。所以王梓材在校刊宋元学案条例中特意提醒读者道初观是书,似有门户之见。细阅黎洲主以及谢山诸案语,往往合会诸家,总归圣道之。宋元学案的前后位主要编纂者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对于宋元儒学思想的这种基于自身哲学思想立场下的兼收并蓄态度方面使宋元学案深深打上了清代浙东学派思想的烙印......”

6、“.....方面又使宋元学案成为部空前完备的宋元儒学思想史巨著。而黄百家作为黄宗羲学术思想的继承者在此过程中可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注釋结合黄百家的字主及其名百家来看,可知其名字已经蕴含有黄氏父子本万殊的思想史观的意味在内。即道是儒学各学派亦不相诋也。梨洲黄氏,出蕺山刘氏之门,而开万氏弟兄经史之学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宗陆而不悖于朱者也。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年,第页。参考文献杨小明黄百家年谱简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第册北京中华书局,民国徐世昌,等清儒学案第册北京中华书局,冯锦荣明末清初における黄百家の生涯と著作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中国思想史研究,第号宋陆渊著陆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明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

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方朔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明刘宗周撰学言刘宗周全集,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清黄宗羲著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宋张载著张载集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宋周敦颐撰周敦颐集梁绍辉,徐荪铭,等点校,长沙依据上述冯锦荣论文的考察,黄百家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他协助其父黄宗羲编纂的宋元学案明文授读书所保留的案语中。黄百家的哲学著述还有宋元儒传私记程学案卷体独私钞卷与王刘异同卷求仁篇,此外,还有格物篇行篇等文章或者只是未刊本的写本,或者其内容已收入宋元学案之中。而明文授读中的十几条案语均为学者生平的补充说明,哲学思想方面的价值不大。卷十横渠学案上先生以虚能生气有生于无为诐淫,足见先生之学粹然,可为吾道大中之准。盖虚空即气......”

8、“.....若谓虚能生气,则有无自相隔碍,凡夫理气心性体用动静,無之非矣。此氏以无为真,常有为幻妄之根本也。大传曰阴阳之谓道。阴阳迭运者气也。两间无无气之处。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第册,第页。黄百家的理气论观点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为宋代气本论的创始人张载编纂的横渠学案的案语中。黄百家在横渠学案中几乎全文辑录了张载的主要著作正蒙,并加入了明末东林学派高攀龙等人的注解,使之成为宋元学案中篇幅最大的学案,还留下了多达条案语,系统评论了张载的自然科学与性理学说,并藉以阐发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载的人性论并以变化气质作为其为学工夫论的主旨。在他看来,性统于心,本无所偏,但有身体则有气质,由于气质有偏,不免使心产生病痛,从而导致心不能统性,因此主张通过修身来变化气质,从而得天理而存至善本性。,针对吕怀的变化气质说,黄百家在案语中引用其父黄宗羲之语予以了批驳......”

9、“.....气质虽有偏,但作为气质之条理的中正本性仍然存在,气质本身是善的,根本无须变化,如果像吕怀所认为的那样心由身之气质而产生陷溺的话,就会人为地把心身性气割裂成物。可是孟子只说外在的环境会陷溺人心,没有听说过人自身的气质会陷溺人心的。陷溺人心的不是身体之气质,而是外在的习染。因此如果说张载所谓气质之性的问题在于将气质混同于性的话,那么吕怀的问题则在于离性于气质,把气质视作外在于人性的东西,实质上是种性气元论。其变化气质说的失误关键在于未意识到陷溺人心的其实是外面环境的习染而非气质本身。但这里接着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按照黄氏父子的上述观点,气质即是性,本身是善的,没有必要加以变化,那么推论下去就有可能得理解成近似的近,则此相似之性必然是有差别的。其实性相近中的性相当于个标杆准则,而近指此性使人相互靠近,而不是说不同人之间的性相互近似......”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29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29
预览结束,还剩 14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