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16 22:32:34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而为万物之灵也。告子不知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是以杞柳湍水之喻,食色无善无不善之说,纵横缪戾,纷纭舛错,而此章之误乃其本根。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以是折之,其义精矣。朱子认为,伊川所言性即理是万世不可颠扑之语。性中只有仁义礼智,性是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处,性是形上。至于朱子眼中的生,则是形下之气,性是形上,而生是形下,岂能如告子所言生之谓性呢个是形上,个是形下,岂能相比配这是朱子的理气论,从程子继。依笔者之见,孟子其实是种归谬证法,即肯定您的前件生之谓性,推出矛盾,故生不可谓性。告子孟子谈的是生与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肯定或否定生之谓性。至于生之谓性,何以能推出白之谓白呢生者性也,性者生也,生与性互训,有存在则有性,有性者则有存在,故推出白之谓白。至于整章后段所言,白是大家所共......”

2、“.....共有此白,如同大家共有生,但性却是落在类上的殊相,落在羽雪玉上的殊性,牛性与犬性与人性则都不同。白代表着生,大家同此白,雪白羽白同白性代表着殊类则殊性,牛性与犬性与人性者都不同性。生与白是共相的,而性却无此共,只在类上显,人性可以皆同,但跨出人性之外,人性则与牛性犬性都不同。如孟子诘问告子您所谓的性也者生也这讲法,就如同白物都共有此白,是吗若然,则性以比配白物,而生比配于白。以上,乃是试着回到孟子角度而来进行解析。若依牟先生,则是套以性之说,种是知觉运动的性,人与物亦不同,犬与牛亦不同至于道德性又是性,则人与牛犬不同。性之解,即如朱子所为。若如此,则孟子以道德性反对生异。亦是说以生物学而言,人与犬异,此是生物上的归类原则不,人的饮食与犬亦不同。但这不是真正的异,真正的异是道德的异。在牟先生而言,则有此两层存有的见解,故其人禽之异亦有两种,而以道德的异为主......”

3、“.....而不是如牟先生所言孟子既懂得形上的性,又懂得形下的性,而告子只懂得形下的生之谓性。依于孟子,只是性,而且性善是就人性而言,人性之为类概念,不只是生物学上的,也是道德的,人之存有是道德的存有,动物无与,人有道德,动物则无,人之饮食亦不同于其他动物,性之中,既有道德,亦有食色,如此诠释孟子则顺,不必反对告子的食色之性,真实而言,孟子亦不辩告子的食色之性。孟子于告子上第章分明讲口之于味是性。牟先生又认为,告子其实可以回答孟子质问,因为牛之性是不同于犬性的,但这是在生之谓性的层次,而不是道德的层次。牟先生的预设概念,在于把道德与食色之分,把道德与幸福分,于是有性,于是有生之谓性上的人犬之不同,又有种是在道德性上的人犬之不同。然这是孟子所无。吾人认为,孟子与告子辩,虽常以人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这里......”

4、“.....乃就性也者生也,生也者性也,者可以互相定义而言,所谓性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性。于是孟子问您所谓的生之谓性,就像白之谓白般吗生者性也,性者生也,如同白者白也,如此般,是吗告子回答是。于是孟子又问,白羽的白与白雪的白白玉之白是同白嗎告子回答是。孟子回答依您所说,那么犬性犹牛性,牛性犹人性吗告子不语。又此章的义理可解析如下孟子的推论是种归谬证法,即先接受告子的前题生之谓性,以至于最后产生矛盾,故生不可与性互训。其中的白雪之白白羽之白可共相出个白,如同告子所谓生的意思,生者大家都同,牛也是存有,马也是存有,人也是存有,犬也是存有,就存在这点,大家都同至于性,则是类上的殊别,即性落在人身上与犬身上,则表现不同,人有其推理道德,而犬则无,故生者是大共相,而性者是类之殊相,故者的内容与外延不可等同。生的外延可用在所有物,性虽也可用于所有物,但是性是随不同类物而有......”

5、“.....故性者,则要分殊,人性不同于牛性,牛性亦子此章,若能懂得将性与习,用先天與后天来做区分,则可以解通孟子全书,而不必强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孙氏与黄宗羲更引此章,用以诠释孟子告子上第章,其中孟子的原文提到口之於味,有同嗜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嗜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这里清楚地说,口之于味也是性,若如此,孟子的性义该如何解释依笔者之见,孟子只有性,性中有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等,也有仁义礼智之端,故性中有食色亦有道德,而不必如朱子的区分为性之说。由于牟先生采朱子的元分解方式以论性,故本文此处讨论朱子的孟告之辩中的性论是否合理。在明清之际,反对朱子的元性论学者甚多。朱子以告子的生之谓性为知觉运动之性,而不及于道德性而孟子言性,两层都及之,形上的道德性与形下的知觉材质之性皆言及。无论如何,朱子的元性论,为牟先生所宗主......”

6、“.....本文于此则对朱子的元性论是否合于孟子原意来提出质疑。牟先生对孟告之辩的诠释孟子书记载孟告之辩者,共有章,前章是孟子与告性的诠释,因为在孟子而言,性善乃人所独有,孟子言人无有不善,而不是说性无有不善,性既然不是无有不善,就不可言犬性善牛性善。然朱子的体系认为,牛犬之性皆善,只是气偏,表现不全罢了。除此之外,朱子的层性论,亦与孟子言性只有性的见解有异。朱子认为,孟子言性要随文看,因为有时谈的是材质之性,有时谈的是天地之性,如孔子的性相近之说,则是为气质之性,非本然之性,因为本然之性,性只能相同,而不能言相近。然朱子学是种体系建构,是顺着程子而来的理气论之建构,此为先秦所无。朱子层性义之说,在明清之际受到甚多挑战。例如黄宗羲对程朱学的批评,黄宗羲言别教有云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穿出身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身中杂秽同止。故天命之性......”

7、“.....皆拘他不得。如谓水本清也,以净器盛之则清,不净器盛之则臭,以污泥之器盛之则浊,本然之清,未尝不在,但既臭浊,猝难得清。果若是,则水性也,器性也。性之夹杂如此,安所称无极之真,之精乎,黄宗羲认为,若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而天地之性又是性由于牟先生在解释孟告之辩处,义理架构常用朱子的说法,这里便先检视朱子的诠释。先看朱子对于生之谓性章的诠释,其言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告子论性,前后章,语虽不同,然其大指不外乎此,与近世佛氏所谓作用是性者略相似。牟先生的层性义,同于朱子,朱子视气性为知觉运动,即形下的性。牟先生接受这看法,而自己的用语是所谓知识的或是材质义的性。在朱子认为,告子上前章谈孟告之辩,归结在于告子的主张是生之谓性,故其性犹湍水性犹杞柳,都就生之谓性谈。而朱子又把告子的形下之知觉运动,比配于佛教的作用是性,即在用处的不执,而为空性......”

8、“.....朱子视儒家的实理为形上,性即理为形上,至于佛家理为空,故只是作用是性,是形下的,儒家形上形下之性都有,而佛氏只有形而下的知觉运动之性。朱子如此把告子与佛氏等同。朱子于此生之谓性章又注言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性,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餐饮,有人好中式,则人人不同,没有必然性。然如上文笔者所言,这是在康德的幸福观之下所做成的解释,孟子却不如此。而今,牟先生认为冬日饮汤夏日饮水,更是证明仁义外在饮食外在,此因着外在气候之变化,而人随顺于外,反而告子孟季子是胜方,而孟子公都子是败方了。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朱熹书章句集注,页。朱熹书章句集注,页。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页。此为周子太极图说原文。凡言性者,皆指气质而言也......”

9、“.....有义理之性。亦非也。盈天地间,止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之性。如曰气质之理即是,岂可曰义理之理乎黄宗羲编蕺山学案,黄宗羲全集,页。孙淇澳困思抄气质辨,页。又可参见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页。孟子告子上。孟子告子上第章。孟子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非喻言也,凡人行事,有当于理义,其心气必畅然自得,悖于理义,心气必沮丧自失,以此见心之于理义,同乎血气之于嗜欲,皆性使然耳,耳目鼻口之官,臣道也,心之官,君道也,臣效其能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认为,人性的饮食之嗜与犬马之嗜是类上的不同,故饮食之欲亦不同,人之嗜炙是有其相同性的,天下人的口是相似的,而不同于犬马。至于牟先生的诠释,视孟子的回辩只到般性,而没有必然性,这反而会把孟子判为败方,以牟先生未能顺于孟子书的脉络,而是以外在的康德义理来诠释,而康德的先验经验之两层存有,正好与朱子的理气论接近......”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33
牟宗三《圆善论》对孟告之辩诠释之省思(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33
预览结束,还剩 18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