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16 22:32:34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改运河,拓学地,修筑海塘,治绩甚著,可见其治邑颇有政声,又在上虞县北龙王堂建水东精舍以传播阳明心学,后升御史,任江西按察副使,年十卒于官。安陆人杨汝荣,从阳明游归后与继芳等道研习践行良知之学,省心饰行,为乡里表率。通山人朱廷立,字子礼,号两崖,嘉靖年成进士后任诸暨知县,究心政事,常至绍兴向阳明求教,王阳明全集卷书朱子礼卷子礼为诸暨宰,问政,阳明子与之言学而不及政。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窒己之欲,而因以得民之所好也舍己之利,而因以得民之所趋也惕己之易,而因以得民之所忽也去己之尊爵贵,乾坤何碍野人居,以嘉其志。嘉靖元年暮冬,郭庆致书阳明问安请益并述思念之情,阳明遂即复书云朱生至,得手书,备悉善甫相念之恳切。苟心同志协,工夫不懈,虽隔千里,不异几席,又何必朝夕相与堂之上而后快耶来书所问数节,杨仁夫去,适禅事方毕,亲友纷至......”

2、“.....然致知格物之说,善甫已得其端绪。但于此涵泳深厚,诸如数说,将沛然融释,有不俟于他人之言者矣。荒岁道路多阻,且不必远涉,须稍稔,然后乘兴来。接此复书,郭庆思师之情更加迫切,次年春正月,他就携吴良吉前来绍兴,再次向阳明求学。他们途中讨论学问,意见参差,颇不相合,故到绍兴见到阳明就赶快求证。耿定向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记之曰黄冈郭善甫挈其徒吴良吉走越受学,途中相与辩论未合。既至,郭属吴质之先生。先生方寓楼饘,不答所问,第目摄良吉甫再,指所饘盂语曰此盂中下乃能盛此饘,此案下乃能载此盂,此楼下乃能载此案,地又下乃能载此楼。良吉退就舍,善甫问先生何语良吉涕泗横下,呜咽不能对。已,良吉归而安贫乐道,至老不负师门云。郭吴人在绍兴就阳明受学至少月余方归,邹守益春月作同郭善甫魏师官僚兼学者型,而以政治职业为主他不尚空言,以学问作为从政为官的必要的修养。这是符合儒家传统的......”

3、“.....而且大学更倡修齐治平,遂使为学为人成为为政的必要前提。这也是符合阳明心学精神的,因为阳明在回答后学者之问时就已借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曲折地表达出了他政学合的思想倾向有属官,因久听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煩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第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钱明编校整理徐爱钱德洪董澐集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第页......”

4、“.....刘球皇明泳化类编卷十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而惟以实体得。故吾师终日言是,而不惮其烦学者终日听是,而不厌其数。益指示专则体悟日精,几迎于言前,神发于言外,感遇之诚也。今吾师之殁未及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学者之趋不,师门之教不宣也。乃复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卷其余影响不真,与文录既载者,皆削之,并易中卷为问答语,以付黄梅尹张君增刻之。庶几读者不以知解承而惟以实体得,则无疑于是录矣。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将耿定向归入泰州学派,楚中王门学案案中称楚学之盛,惟耿天台派,自泰州流入。这是认为由泰州心斋王艮之学而开启了自己学说思想的耿天台派的崛起,使楚中王门得以兴盛。但他同时又说天台之派虽盛,反多破坏良知学脉。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世称天台先生,湖广黄安人。其仲弟定理,字子庸,号楚倥昆弟定力,字子健,号叔台......”

5、“.....大体构成了黄宗羲所说的耿天台派。关于此派的学说思想,黄宗羲说是自泰州流入。检索天台资料,可见其为学无常师之人,他在思想上倾慕邹守益罗洪先,更自谓私淑王艮,又称受到罗汝不外乎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这问政的故事说明,在王阳明的良知学逻辑中,所谓大学之道,就是为政之道。而政道之要,就在明德亲民止至善纲领。为政的根本在明德,德是道之体,其见之于实践便是亲民,亲民是道之用。而止于至善则是明德亲民的根本旨要和终极目标。这个至善便是良知,止至善便是致良知。所以,王阳明的亲民思想,是与其良知之学密不可分的,是其良知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时王门弟子中,朱廷立实为能问能思,善学善行者。在为政实践中切实践行了阳明明德亲民之教,并因此而契悟良知,优入至道之域。他为知县则爱民礼士,勤于职守,治称第晋河南道御史,任两淮盐政,巡按顺天......”

6、“.....又起补北畿辅学政,倡正学,精藻鉴迁升南京太仆寺卿,勤于牧政,寻以老母忧去忧除起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升大理寺卿,后终因蒙忌而以礼部右侍郎谢事归。归家,或闭门著述,或坐炯然亭赋诗论学,著有盐政志马政志家礼节要等行于世,另有两崖集清朝疏藏于家。毫无疑问,上述获阳明亲传的荊楚诸子都是楚中王门的主要成员,惜乎均失载于黄宗羲明儒学案。显然,钱明将嘉靖十年钱德洪讲学于与湛若水游,终身不仕,教授生徒,岁至数百人,著有易经肤说卷。麻城人毛凤起,德性和易,志行高洁,弃举子业而从阳明学,归后授徒于乡,作心学图致知说阐扬师说,知县陈子文为建道峰书院居之,传播阳明心学,就教者甚众。黄冈人朱守乾请学而归时,阳明特书致良知字赠别黄州朱生守乾请学而归,为书致良知字。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人之心以达于海之远......”

7、“.....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天地以位,万物以育,将富贵贫贱,患难夷狄,无所入而弗自得也矣。守乾由此而获悟阳明良知教精意。应城人杨绍芳继芳兄弟,均受学于阳明,深契良知之旨绍芳是嘉靖年进士,从学阳明时为上虞知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十说他复堤塘,浚壅塞,往来者便之,万历绍兴府志卷十说他好兴剔利蠧,改运河,拓学地,修筑海塘,治绩甚著,可见其治邑颇有政声,又在上虞县北龙王堂建水东精舍以传播阳明心学,后升御史,任江西按察副使,年十卒于官。安陆人关于郭庆从学阳明的情形,薛侃据其亲见而在研几录中记道昔者郭善甫见先生于南台,善甫嗜书者也,先生戒之曰子姑靜坐。善甫坐余月,无所事,复告之曰子姑读书。善甫憨而过我曰吾滋惑矣。始也教庆以废书而静坐,终也为庆以废坐而读书。吾将奚适矣侃告之曰是可思而入矣......”

8、“.....是位谨守师教而勤学苦读之人,故而后来阳明亲题泉石不知尊爵贵,乾坤何碍野人居,以嘉其志。嘉靖元年暮冬,郭庆致书阳明问安请益并述思念之情,阳明遂即复书云朱生至,得手书,备悉善甫相念之恳切。苟心同志协,工夫不懈,虽隔千里,不异几席,又何必朝夕相与堂之上而后快耶来书所问数节,杨仁夫去,适禅事方毕,亲友纷至,未暇细答。然致知格物之说,善甫已得其端绪。但于此涵泳深厚,诸如数说,将沛然融释,有不俟于他人之言者矣。荒岁道路多阻,且不必远涉,须稍稔,然后乘兴来。接此复书,郭庆思师之情更加迫切,次年春正月,他就携吴良吉前来绍兴,再次向阳明求学。他们途中讨论学问,意见参差,颇不相合,故到绍兴见到阳明就赶快求证。耿定向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记之作用,已有众多析论,兹不赘述。而亦因此故,笔者以为,李贽长期生活讲学于楚,使楚中王门发展至高峰并形成全国性的深远影响......”

9、“.....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泰州学案谓定向因李卓吾鼓倡狂禅,学者靡然从风,故每每以实地为主,苦口匡救。然又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终无以压服卓吾。乃卓吾所以恨先生者,何心隐之狱,唯先生与江陵厚善,且主杀心隐之李义河又先生之讲学友也,斯时救心隐固不难,先生不敢沾手,恐以此犯江陵不说学之忌。表面看来,是由于对待禅学的态度导致了耿李反目乃至论争,而实质乃是维护文化专制与提倡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歧异。这是晚明思想界格外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论者多有研析,限于篇幅,兹不赘述,要之,因为这场论争而最终导致卓吾不得不离开他本想终老并安息的麻城龙湖。这实际宣告了楚中王门的终结。至于后来卓吾进而被下诏狱并自颈于狱中,则宣告了晚明阳明学派讲学运动的落幕。注释明儒学案卷十楚中王门学案,上册,第页,北京中华书局年版。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第页,人民出版社年版......”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30
王阳明与“楚中王门”(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30
预览结束,还剩 15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