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省第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个规划,将为省发展带来重大的 历史机遇,对实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 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
2、“.....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规划范围 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 市金安区舒城县,共个县市区,辐射全省。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抢抓机遇,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 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产业承 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竞争力着力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 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推 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皖江 城市带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 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立足......”。
3、“.....融入长三 角,联接中西部,战略定位是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 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目标是到 年,经济总量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进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 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带动发展促 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到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以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步完善,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 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要求和空间布局 示范区建设坚持以下原则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 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4、“..... 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 资源向示范区有序转移。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 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 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 作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两个积极性,注重区域内科 学布局有序承接,促进与长三角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既紧紧抓 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产业承接,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生态 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的落后生产能力 转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步解放里,合铜黄高速公路线暨 长江大桥沿江高速铜九铁路从市域穿过。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平方公里。南北最长约公里,东西最宽约公里,市区地势由东南 向西北倾斜,形成宽约公里长公里的带状地形。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高于省平均水平,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 其中地方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比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对 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亿美元。 工业实力雄厚,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铜工业化工等主导产业进 步做大做强,形成了以有色为主的大型企业,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元器 件及基础材料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
6、“.....大力推进滨江等循环经 济园区建设,兴建了批循环经济项目,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发展主要概括为 规划要点 城市性质 全国铜产业基地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皖中 南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 年市城区居住为万人其中主城区万人,南部城区万人,东 部城区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主城区,南部城区,东部城区年城区居住为万人其中主城区万人,南部城区万人, 东部城区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主城区,南部城区, 东部城区城市远景规划人口规模为万人。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规划分清时序,采取北扩东进南整西跨的空间发展策略,确定规划 期内城市用地主要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展,适时向西跨江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在上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基础上,依托老城,以经 济技术开发区为增长极......”。
7、“.....依托顺安 钟鸣两镇和金桥工业区,积极构建东部城区以横港大通为基础,以横港物流园 建设为动力,构建南部城区,形成城三区,主两副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 构。 三个城区之间以交通干道相联系,以山体水体农田等风景林地和生态湿地 相隔离,形成既紧密联系又相对人居环境优良的三个城市组团。 图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部署 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 要求争先进位,率先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 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加速崛起加 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我市要紧紧抓住规划实施的年时间,争先进位, 跨越赶超,走出条科学承接的新路,在全省率先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这是 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
8、“.....着眼长远必须勇于创新,重点突 破必须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全力加以推进,奋 力开创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的新局面。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 实际,进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按照年打基础,三年大突 破,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在示范区建设中争先进位,率先突破,率先发展,把 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中跨江发展的第城世界铜加工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先 进制造业基地皖中南中心城市,成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总体目标是 打造千亿。到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财政收入 达到亿元,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构筑世界铜都。到年,基本形成以铜冶炼铜加工为基础,铜 贸易和研发有较强实力的铜产业体系,成为世界级铜加工制造业基地。同时......”。
9、“.....初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现 代产业体系基本确立。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建设幸福。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 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 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显著进步,城乡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步完 善,率先实现教育和卫生服务基本现代化,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再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年,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成为世界级铜产业中心皖中南中心城市,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在 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夯实三大基础,力求尽快实现五大突破。 年夯实三大基础 夯实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基础。今年启动江北产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跨 江发展有实质性进展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亿元......”。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