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述观念不仅没道理,而且已失去了市场。如果哪个营销经理对业务员是如此要求的话,他最终肯定得不到市场,也得不到他所希望的销售额。这是种典型的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营销管理观念。现代营销观念认为营销管理重在过程,控制了过程就控制了结果。结果只能由过程产生,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现代营销管理中最可怕的现象是黑箱操作和过程管理不透明,并因此而导致过程管理失控,过程管理失控最终必然表现为结果失控。企业采取结果导向还是过程导向的营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营销管理最终的成败。我们并不完全反对依靠结果进行营销管理,通过对营销结果的分析,同样能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但实际上,结果导向的控制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因为结果具有滞后性,企业今年的销售情况好,可能是去年营销努力的结果,而今年的营销努力可能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在现代企业营销决策中......”。
2、“.....如果单纯根据具有时间滞后效应的营销结果进行营销决策,进行营销管理,显然是不行的。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控制到每个营销人员每天的每件事。将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发挥到极致的企业是海尔集团,他们对营销人员控制称为三管理,即管理到每个营销人员每天的每件事。海尔集团下属的公司,虽然仅有四十多名驻外营销人员,但其总部的营销管理人员却多达四名,这四名营销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对营销人员的全部营销过程进行控制。每天早晨八点钟,总部的管理人员都要打电话对大多数营销人员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准时到达指定客户或工作地点开展营销工作每天傍晚五点至六点,营销人员都要准时与总部管理人员联系,汇报当日工作,包括到什么地方,拜访什么客户,商谈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公司提供何种帮助,客户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以及明天的工作计划......”。
3、“.....公司总部将根据汇报的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调查汇报信息的真实性。营销人员每天也要填写日清单相当于行销日记。营销人员回公司报销述职时,管理人员要对照日清单核定票据的真实性,然后才予以报销。海尔公司对营销人员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三管理,起到了下列五大作用第,它使所有营销人员的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使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常常感叹的营销人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态彻底改观第二,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营销人员取得点小小的成绩后,业绩难以再提高,往往是惰性使然,由于采取三管理,营销人员时时感受到工作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为动力,可以克服惰性,当然也有助于营销人员提高销售业绩第三,三管理通过营销人员记日清单,不断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使营销人员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每天都有进步第四,通过三管理,总部掌握了营销人员的销售进展情况......”。
4、“.....公司通过分析日清单,能够掌握市场总体状况,能够及时调整营销政策和营销思路。对经销商的过程管理,其基本要求是管理到每件产品以什么价格流向哪个市场。对经销商的过程管理,难度要比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管理大得多。因为营销人员属于内部人,是可控因素,而经销商属于外部人,是不可控因素。正是因为对经销商的管理不好管,很多经销商不服管,对很多有实力有谈判地位的经销商不敢管,才导致众多企业对经销商管理失控,并最终表现为市场失控。对经销商的过程管理,急需解决的有两个问题是敢不敢管的问题二是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问题。对经销商不敢管是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种现象,特别是那些实力强大的经销商,更是不敢管不敢问,害怕关系弄僵影响销售。实际上,对经销商越是不敢管,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就越差,对企业的危害就越大。格力公司对经销商管理的个原则是只要违反原则,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次......”。
5、“.....来到公司要求特殊待遇,不服从公司的管理,公司营销经理不仅没有理他,而且毫不犹豫地把他开除公司的经销网。正是由于格力公司对经销商敢管,因此,格力的经销商都是最优秀的经销商。原则二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这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精髓,这三句话同样可以有效用于营销管理,而且应该成为营销管理的精髓。该说的要说到,它的基本涵义是指营销管理必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营销管理的对象管理内容管理程序都必须以文件和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避免营销管理过程的随意性,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在营销管理中必须树立法的权威性而不是人的权威性,营销管理的法就是营销管理制度。因此,成功的营销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营销管理制度,依法管理,依制度管理。想到哪就管到哪,想怎么管就怎么管,这是营销管理之大忌,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营销管理现象......”。
6、“.....说到的要做到这句话的涵义要容易理解得多,但执行的难度也大得多。说到的要做到指的是,凡是制度化的内容,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企业管理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权威性。有制度而不能有效执行或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对企业管理的危害更大。做到的要见到是营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盲区,它的涵义是指凡是已经发生的营销行为都必须留下记录,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营销人员每天的工作要通过行销日记留下记录,理货员的理货工作要通过理货记录留下记载,与客户的交易要通过客户交易卡留下记录,营销人员发生的营销费用要通过费用控制卡留下记录,对客户的考察要通过客户信用评估卡留下记录,对市场的考察要通过市场考察报告留下记录,营销人员每月季年的工作要通过月季年度业绩报告留下记录,客户营销人员的来电要通过电话记录卡留下记录......”。
7、“.....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是营销管理的个重要理念,它对营销管理有三大作用,是建立了责任业绩追踪制度,当每件事都留下记录时,就很容易对事件的责任进行追诉二是使营销过程透明化,能够有效避免营销过程中的黑箱操作现象和营销人员工作中不负责任的现象三是营销人员可以通过营销记录进行总结提高。原则三预防性的事前管理重于问题性的事后管理。营销管理人员通常有两种典型的管理方式,种人习惯于问题管理,另种人习惯于预防管理。习惯于问题管理的管理者,他们管理特点是哪里发生问题,就到哪里解决问题,问题管理属于事后纠错式的管理,这种管理只能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而不能预防问题的发生。习惯于预防性管理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特点是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已经预料到问题可能会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个企业的营销管理,不可能没有事后的问题管理,但问题管理太多,只能说明管理的失败......”。
8、“.....不管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不管他曾经解决的问题难度有多大,不管他曾经做出过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这样的管理者总是很难成为最优秀的营销管理人员。最优秀的管理者总是由于他们的远见和洞察力,由于他们的调研能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前。习惯于预防性管理的营销管理者,可能并没有习惯于问题性管理者那样津津乐道的故事,他们的管理经历由于预防了问题的发生而显得平平淡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是没有做好预防性营销管理的企业,必然会由于问题成堆而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这又使得他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去预防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要做营销管理的预防性工作,就必须加强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的苗头,发现问题的规律,发现可能发生的问题。个成天坐在办公室里的营销管理人员是很难做好预防管理工作的,每个营销管理人员必须明白他的工作场所在销售线,只有深入线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9、“.....在生产领域,最优秀的生产管理人员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是走动管理。在营销管理领域,最优秀的营销管理人员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还是走动管理,即要经常到市场上去走走,去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普遍的管理者,解决问题后就完了。而优秀的管理者还得思考问题的性质,是例外问题还是例常问题。例外问题是偶然发生的问题,而例常问题是重复发生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解决例常问题后,需要建立种规则种政策种原则,以后发生类似的问题,根据原则处理就行了。原则四营销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标准化长期发来,我们更多地把营销当作种艺术,经验悟性灵感和个人的随机应变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可以称为精英销售或英雄主义的销售。那些企业拥有了几个优秀的营销人员,靠这些优秀营销人员个人的杰出能力,就能为企业在市场上打出片天下。营销经理们总是千方百计从各种渠道挖掘优秀的营销人才。遗憾的是......”。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