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完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 价标准,改进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考试方法和标准。建立国家中医药 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 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全国中 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 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设保护区,建立批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 和替代品研究,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 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 二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2、“.....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 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 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 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强中药管理。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着力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临 床疗效。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 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 药制剂。 七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加强民族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就医条件,满足民族医药服务需求。加强民族医药教 育,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医药人员素质。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加强民族医药 继承和科研工作......”。
3、“.....开展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 等整理研究,筛选推广批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建设民族药研发基地,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八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二级 中医医院的临床科室负责人中有具有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六年 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级中医医院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省 级中医药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二级及以下省级中医医院特色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 人原则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重点专科专病应确定学术继承人,学术继承人为高 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临床科室护理负责人应热爱中医药事业,经过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能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知识和中医辨证施护技术......”。
4、“.....三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护理负责人应具有专科以上护理专业学历和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下中医医院临床科室护理负责人应具有专科以上护理专业学历和护师卫生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药剂部门负责人应熟悉中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具备良好的中药管理能力,非中药专业技 术人员应接受中药基本知识的系统培训。三级中医医院药剂部门负责人中应有具备高级中药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二级中医医院药剂部门负责人中应有具备中级以上中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把中医医院人员配备情况作为开展中医医院评价和检查工作的重要指标, 同时在制定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政策等相关改革措施,以及安排医院建设相关项目时,也将作为重要 依据。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中医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引导 中医医院合理配备人员,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5、“.....要严格按照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进行审查。 各级中医医院应按照本通知要求,对照自身情况积极查找人员配备方面的不足,制定人员配备 的计划和措施,确保以中医药人员为主体,逐步达到本通知的要求。 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参照执行本通知有关规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二九年八月七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 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 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加强中医医院管理,现就规范中医医院名称和中医医院的临床科室名称问题通知如下 关于中医医院名称 中医医院命名应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名称由通用名和识别名组成。 通用名般应在医院前加注中医等字样。如识别名中含有中医等字样......”。
6、“.....或含有中医专属名词的,通用名前可不再加注中医等字样。例如, 医院是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即可用医院作为其通用名称。 识别名般由两部分组成,第部分体现地域或举办人,内容可包含行政区划名称或地 名举办单位名称或规范简称举办人姓名与设置人有关联的其他名词第二部分体现医院 具体性质,内容为中医学专业学科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诊疗技术名称,或中医专属名 词。识别名中,第二部分可以省略,如省市中医医院。识别名中如含有第二部分,应符合中 医药理论和专科专病命名原则,如省市整骨医院,原则上不得采用西医专属名词。 二中医医院名称出现下列情况的,须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中医医院识别名称中使用中心字样的,或以具体的疾病名称作为识别名称的。 中医医院以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命名,或加挂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医院名称的。 三中医医院不得同时使用中西医结合医院名称......”。
7、“..... 五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所有权改造后,不再属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原名 称中的行政区划名称需进行相应变更。 二关于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应体现中医特点,首选中医专业名词命名。临床科室名称应规范, 采用疾病名称或证候名称作为科室名称时,应按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相关规范命 名。 二临床科室命名可采用以下方式 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专业命名,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急 诊科预防保健科等。 临床专业科室名称不受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限制,可使用习惯名称和跨学科科室名称等。 以中医脏腑名称命名,如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脑病科等。 以疾病症状名称命名......”。
8、“..... 以民族医学名称命名,如藏医学科蒙医学科维吾尔医学科傣医学科壮医学科朝 医学科彝医学科瑶医学科苗医学科等。 门诊治疗室原则上应以治疗技术或仪器设备功能命名,如导引治疗室穴位敷贴治疗室等。 三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不得含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 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 名称。 四以中心国医堂等作为临床科室名称的,应具有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并应由省 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三其他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对本辖区内中医医院的医院名称和临床科 室名称进行次清理规范,并切实加强对中医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对中医医院的评价监测 巡查和警示制度,引导中医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二各级中医医院应按照本通知要求,对照自身情况积极开展整改工作。 三我局将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督导检查......”。
9、“.....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 况做适当调整。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第批中医诊疗设备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函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 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中医诊疗设备,使中医诊疗设备在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 疗效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局组织专家对各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企业申 请推广的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了评估,现将专家评估后推荐的第批中医诊疗设备予以公布,供各地 在医疗器械配置与采购工作中参考。推荐设备的相关信息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 下载。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组织本地的医疗机构认真总结推荐中医诊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相 关情况,有何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及时与我局医政司联系。临床试用段时间后......”。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