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无模糊 字句,检查无误后,方可传发。对收到的传真,也要仔细检查,看有无缺页和模 糊不清的地方,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对方补发。 登记。对收发的传真,都要在收文登记簿或发文登记簿上按类 别登记编号,写明收发时间收发单位文件名称及份数等。 批办。发至本单位的传真,及时送有关领导阅批,并按阅批范围传阅。 催办。对重要紧急传真的办理,要定期或随时催办,并做好催办记录。 归档。传真办理完后,要检查核对,并分类立卷存档。 六红头文件管理 撰写红头文件的草稿,行文力求情况真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标点 规范篇幅简短。 红头文件的管理按发文处理流程执行,并在发文登记簿上登记。 由行政部印刷相应数量的文件。 文件由行政部加盖公章后发放到相关部门,并留底备案。 拟办 来文识别登记 领导批示 文件周转 接收来文 催办 承办单位阅签办理 归还行政部......”。
2、“..... 反馈。承办人将合同商讨的具体情况和结果汇报给领导。 修改。根据领导意见,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对合同草稿进行修改。 校对。要坚持三校原则,校由起草人进行,二校由核稿人进行,三校 由部门负责人进行。 审查。将修改后的合同交由律师审核并提出意见。 审定。由领导提出审定意见并签字确认。 缮印。即对经领导审定的合同进行印制,在缮印过程中,必须做到 必须以领导审定的原稿为依据,忠于原稿,不得随意改动 注意版面排版要美观大方 注意保密。文印人员不得让别人随意翻阅文稿。对印制的底版废页 也要管理好,防止泄密。 移交。印制部门将制成的合同移交给有关部门签订合同,并登记备案。 改动。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有修订,须在修改处加盖双方公章。 归档。合同签订后,合同承办人应按规定对其经办的合同进行收集整 理立卷归档......”。
3、“.....领取办理相关项目审批注册等所需材料。承办 人应次完整领取所需材料。 正确填写申报材料,上报领导审核。 根据领导交办意见正确填写。 在材料未送领导审批前,由承办人员对材料的内容完整性等进行全 拟稿 复核 审核 商谈 校对 审定 审查 反馈 修改 缮印 移交 归档 面的审核。 用印。即在项目审批材料上加盖公章或由指定人签字。 必须以领导审核无异议的材料原稿为依据,经核对无误后方可用印。 审批材料用印定要与注册单位相致。 将申报材料报请有关审批部门审批。对审批无异议的材料整理归档存 在异议的,向领导请示并做出修改后再报批。 归档。将审批通过的材料连同审批的相关程序文件交由档案室存档......”。
4、“.....每个督办事项的办理过程,要经过立办 结三个环节。 具体程序 立项。对领导安排或根据工作计划督办的事项,在交督办事项登 记簿上登记立项,写明督办内容摘要等。 拟办。督办事件登记立项后,行政部要提出拟办意见,报请领导批示后 办理,重大督办事项发出督办工作通知单。 办理。根据督办事件的内容,承办单位应按督办要求积极办理。 催办。要及时了解督办件的运行和办理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 领取材料 填写申报材料 上报审核 用印 报请有关部门审批 归档 的方法催办。 办结。督办有了结果,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反馈。督办事件办结后,要本着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的原则, 作好反馈工作。 归档。督办事项办理完毕后,应将所形成的材料收集齐全,立卷归档。 二工作流程 四会务工作制度 会前准备 拟定会议议程......”。
5、“..... 发布会议通知。通知内容主要包括议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和其他 需要提醒的事项。 准备会议文件。在会议召开之前,相关文件提交领导审定后印制。 落实会场布置。根据会议要求做好会场布置。 落实服务事项。检查签到迎领礼仪记录摄影等准备工作。 安排会议接待。根据会议需要,做好接待食宿安排等。 协调会务工作。会务准备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的,需要召开协调会, 落实有关工作。会务协调般要求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期限明确责任部门 责任人。协调会前,应提出工作分工预案。 检查会务准备情况。会务准备工作布置后,要重视动态的检查监督,对 归档 立项 拟办催办 办结 办理 反馈 没有及时完成规定任务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二会中服务 维持会场纪律。 做好会议服务。 做好会议记录。 三会后工作 做好会议记录及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6、“.....之后下发并落实会议决议,如有需要 明确专人协调落实,予以督查督办。 定期追踪会议决议落实情况,督促查办,并将情况整理上报,以待批示。 四会议管理流程 会后 会中 会前 安排会议议程 发布会议通知 准备会议召开前的各项工作 协调会务工作 检查会务工作准备情况 维持会场纪律 做好会议服务和会议记录 落实会议决议下发会议纪要 会议材料整理归档 督促检查会议落实情况 第五章行政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制度 发文处理 由本单位所发出的文件材料,称为发文。发文处理包括拟稿核稿会签 签发核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归档等环节。 拟稿。就是公文承办人员根据领导交拟或批办的意见草拟文稿的过程。 这是发文处理的第道程序,是关系到文件质量的基础工作,必须十分认真细致。 核稿......”。
7、“.....在草稿未送领导审批之前,行政部依据 公文的基本要求,对草稿的体式内容等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检查。 会签。发文需要相关领导在文件会签表上签字。 签发。签发是领导对文稿的最后审批。文件草稿经领导在发文处理笺 签字后,即成为最后定稿,文件据此生效。 核发。是在公文正式印发之前,对经领导签发的文稿进行复核并确定发 文字号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的工作。核发的内容与要求是 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报请有关领导审批,手续是否完备齐全。 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和文字表述印发范围主题词是否 准确恰当,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的用法,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 规定。 编排发文字号。文稿经领导签发后,要进行编号登记,防止发文混乱。 编号应按公文格式的规定编排,包括发文代字发文年号和该年度发文序号三部 分,如豫佳投字﹝﹞号。 对需要标明密级紧急程度的公文进行标注。 确定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
8、“.....每页行 缮印。即对经领导签发后的文稿进行印制,在缮印过程中,必须做到 必须以经领导签发后的定稿为依据,忠于原稿,不得随意改动,确需 改动的要报经签发人批准。 注意保密,文印人员不得让别人随便翻阅文稿。对印制的底板保存好, 密级文件废页应用碎纸机销毁,防止泄密。 尽量避免末页无正文的现象,如无法避免,则应于末页注明此页无 正文字样。 校对。是发文过程中的个重要环节,也是行政部的项重要工作职责。 要坚持三校制度,校由起草人进行,二校由核稿人员进行,三校由部门负责人 进行。校对时要以文件定稿为基准,认真仔细地校对,把住发文的最后关。 用印。即在制成的公文上加盖印章,是公文生效取信的凭证......”。
9、“.....经核对无误后始得用印如签发 手续不完备,在未补办手续时,不得用印。 用印要端正清晰,位置恰当,即所谓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 不得模糊歪倒。 公文用印定要与发文机关部门或单位相致。 要核实份数,超过份数的不能盖,防止将印章错盖在漏页的空白纸上。 分发。发放文件时,严格在文件签收表上履行收文人签字手续,保 证文件发放不出差错。 归档。这是发文处理工作最后道工序,即将制成的文件连同文稿及相 关程序文件起,按文件在上,文稿及相关程序文件在下的顺序收集起来,年终 按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归档,并在发文登记簿上登记。 二发文流程 三收文处理 发至本单位的所有文件材料等,统称收文。收文处理包括签收登记批 办承办注结归档等环节。 签收。收到来文,核实来文无误后,方可签字注时......”。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