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梢,上级部门通过任务下派将政务软件的推广使用数据填报平台维护等工作层层转嫁给基层,再通过指标考核和问责机制督促基层干部完成相关数据工作,基层干部被绑在手机上,困在平台里。基层很多实质性工作不能简单用数据代替,更不能靠群里吼,需要基层干部实实在在走访入户访贫问苦,深入实地面对面解决。基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2、“.....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主要指标,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起来,调动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热情,从指尖上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领导发言)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党课讲稿。同志们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政务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公共事业单位办公的重要渠道和工具......”。
3、“.....让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打造集约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些政务APP的强制下载使用微信群打卡签到也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键对键替代面对面,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能,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年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长效机制......”。
4、“.....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相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更具有隐匿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表面上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因数字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是形式主义披上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根源还是官僚主义,实质上还是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上头搞形式主义,下面就会弄虚作假;上头是官僚主义......”。
5、“.....信息化时代,数字平台数字软件的安装使用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升为群众服务的便利化。但有些政务平台政务公众账号为建而建,跟风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并将软件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有的部门为了本单位开发的政务软件得到推广应用,盲目向基层下达安装使用指标,并明确要求干部群众的下载量必须完成定的指标,如果激活人数不够还将面临被问责的风险;还有些考核只注重打卡留痕,以痕迹论政绩......”。
6、“.....拍照打卡截图上报完成任务;有些部门之间管理职能交叉但还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打通使用,导致相同的数据需要重复填报,类似的情况令基层干部疲惫不堪。因此,让数字政务回归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初衷,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就迫切需要建立常态化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机制......”。
7、“.....数字化技术是工具不是目的,数字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提升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的便利化。从长远来看,清理个政务平台关闭几个政务公众号解散几个微信工作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指尖上的负担。形式主义是顽瘴痼疾,非时日就能解决,稍有松懈就会卷土重来。党的十大以来,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党的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风......”。
8、“.....立足常态长效持续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指尖工作中解放出来,甩开手迈开腿,走向农村社区,下沉到线,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赢得百姓的认同(领导发言)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党课讲稿。责编代晓灵刘圆圆。是建立健全基层减负考核评价机制,变自上而下的单向考核评价为上下互动的双向评价......”。
9、“.....指尖负担重不重,减负效果实不实,基层干部心里最有数。评估基层减负效果,既要设计自上而下科学规范的监测评估体系,也要畅通基层干部表达诉求的渠道,让上级部门和领导听到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让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是畅通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根治形式主义的成效如何,基层治理效果如何,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改善,群众最有发言权。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纳入群众监督范围,广开言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群众监督机制......”。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