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经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营业员应按年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认真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做到药品标签放臵正确字迹清晰,填写准确规范。营业员应正确介绍药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对顾客所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销售。拆零药品出售时应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对缺货药品要认真登记,及时向采购员反馈信息,组织货源补充上柜。凡经质量负责人或接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品,律不得上柜销售。药品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方式销售。企业应在店堂内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指导顾客安全合理正确用药。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的药品宣传广告不准在店堂内外悬挂张贴散发。药品处方调配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严格控制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规范药品处方调配操作,确保销售药品的安全有效正确合理,特制定本制度......”。
2、“.....处方调配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营业时间内,处方审核人员应在岗,并佩带标明姓名其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柜陈列,中药饮片应设专区专柜陈列。处方药不应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销售。销售处方药应严格按照处方药品调配销售记录登记,单轨制处方药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营业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内容。调配处方应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的程序进行营业员应将收到的处方交由处方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处方审核员收到处方后应认真审查处方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剂量及医师签章处方单位,如有药名书写不清药味重复,或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及超剂量等情况,应向顾客说明情况,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章后再调配......”。
3、“.....交由调配人员进行处方调配④调配处方时,应按处方逐方依次操作,调配完毕,经核对无误后,调配人员在处方上签字或签章,交由处方审核员审核处方审核员依照处方对调剂药品进行审核,合格后交由营业员销售营业员发药时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药品数量,同时向顾客说明服法用量等注意事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药品拆零销售管理制度为方便消费者合理用药,规范药品拆零销售行为,保证药品销售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拆零药品是指所销售药品最小单元的包装上,不能明确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的药品。拆零销售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地市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发给岗位合格证书,且身体健康。营业场所应设立专门的拆零柜台或货架,并配备必备的拆零工具,如药匙瓷盘拆零药袋等,并保持拆零用工具清洁卫生。拆零后的药品,应相对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并保留原包装及标签。拆零前,应检查拆零药品的包装及外观质量,凡发现质量可疑及外观性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拆零销售。药品拆零销售时......”。
4、“.....将药品放入专用的拆零药品包装袋中,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及药店名称,核对无误后,方可交给顾客。拆零药品不得陈列在开架陈列柜台中。拆零后的药品不能保持原包装的,必须放入拆零药袋,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应做好拆零药品销售记录,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拆零数量拆零销售起止期操作人等。质量事故管理制度质量事故,是指药品经营过程中,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危及人体健康或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情况。质量事故按其性质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和般事故两大类。重大质量事故违规购销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的由于保管不善,造成药品整批虫蛀霉烂变质破损污染等不能再供药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④销售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般质量事故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异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5、“.....并在日内向县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书面汇报般质量事故应在当天报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发生事故后,质量负责人应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补救措施。质量负责人在处理事故时,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整改防范措施不放过。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为合理控制药品的经营过程管理,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确保药品的储存养护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人员应拒绝收货。距失效期不到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入库。药品应按批号进行储存养护,根据药品的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近效期药品在货位上可设臵近效期标志。对有效期不足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对有效期不足个月的药品应加强养护管理陈列检查及销售控制......”。
6、“.....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为严格不合格药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药品售出,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质管员负责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质量不合格药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药品,均属不合格药品,包括药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药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在药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挂红色标识,及时上报质量负责人处理。质量负责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出具药品质量报告书或不合格药品通知单,及时通知仓储营业等岗位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同时将不合格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上级药监部门监督检查抽验发现不合格品,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药品区,做好记录,等待处理。不合格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7、“.....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药品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仓库提出申请,填报不合格药品报损有关单据不合格药品销毁时,应在质量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药品销毁记录。对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两年。有关记录和凭证的管理制度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及有效性,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记录和凭证的式样由使用部门提出,报质量负责人统审定印制下发。使用部门分别对职责范围内的记录凭证的使用保存及管理负责。记录凭证由各岗位人员按工作职责及内容规范填写,由各人员每年定期收集整理,并按规定归档保管。记录要求本制度中的记录仅指质量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种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统审定质量记录由各岗位人员按工作职责规范填写质量记录应字迹清晰,正确完整......”。
8、“.....防止损坏丢失。凭证要求凭证主要指购进票据销售票据和内部管理相关凭证。购进票据主要指采购员购进药品时由供货单位出据的发票,以及入库验收的相关凭证销售票据指销售药品时开据的药品零售发票内部管理凭证包括入库交接不合格药品处理等环节,明确质量责任的有效证明。各类票据由相关岗位人员根据职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填写。严格票据的控制保管使用管理,杜绝违规违法使用票据的行为。④购进票据应至少保管年。质量负责人采购员根据职责分别对相关的记录和凭证进行监督检查。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为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高效畅通的质量信息渠道,充分发挥质量信息的作用,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质量信息是指企业内外环境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并作用于质量控制过程及结果的所有相关因素。企业应建立以质量管理部为中心的信息反馈传递分析及处理的质量信息网络体系......”。
9、“.....质量负责人对异常突发的重大质量信息要以书面形式,在小时内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的及时畅通传递和准确有效利用。各人应相互协调配合,将质量信息及时报质量负责人,经质量管理部分析汇总后,以信息反馈单的方式传递至执行部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为了加强经营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缩写,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各部门应注意收集所经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及时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质量负责人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规定向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