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朗诵体会整体感知醉花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金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见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床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肌肤。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那菊花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瑟瑟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加消瘦......”。
3、“.....刻画了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4、“.....”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
5、“.....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整体把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6、“.....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东篱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把菊花酒省略“菊花”二字暗香菊花香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下片无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自是花中第流,•怎奈愁情恨悠悠......”。
7、“.....•独领风骚万古流。小结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
8、“.....李清照约,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现存词近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
9、“.....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朗诵体会整体感知醉花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