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

格式:PPT 上传:2022-06-24 20:00:45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修改意见稿

1、“.....”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期•公元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

2、“.....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三思想内容•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

3、“.....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首,另存疑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南渡内容风格代表作前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清丽婉转闲愁离愁如梦令醉花阴剪梅后思夫思乡思国沉哀凄苦浓愁哀愁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四艺术特色•倾掳真挚情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人。其前期的恋情词,如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等,满怀至情,连篇痴语,自然率真最能体现女性纯诚细腻的灵性,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恋情词所无法比拟的。•其后期写愁的伤乱词,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孤雁儿等篇,字字血泪,声声呜咽......”

4、“.....动魄惊心,这“载不动”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凄凄惨惨”的情怀,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沧桑的悲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

5、“.....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位女词人”,有“千古第才女”之美誉。•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卷,漱玉集卷。代表作有声声慢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醉花阴武陵春等。情景关系理论•运用情景关系理论解读诗歌鉴赏现状•因为我们对古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缺少最基本的了解,所以•第,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读•第二,也不知道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理论介绍•古人认为“诗言志。”•志,是指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所有的诗词都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没有纯写景的诗词。好诗文的标准•思想感情怎样表达才是好文章•古人说“诗贵隐”。•隐,委婉含蓄的意思。•也就是说,思想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委婉委含蓄地表达的原因•为什么思想感情非得委婉委含蓄地表达呢•“空本难图,神无可绘!”•意思是,像思想感情这类抽象的东西画也画不出来,写也写不出来,那只好写与它有关的东西来间接地委婉地展示它们。委婉含蓄的方法•“山之高大写不出......”

6、“.....以草树写之。”用烟笼雾锁云蒸霞蔚来体现山的高大,用草木发芽,万卉争荣来体现春的生机。•于是“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把烟霞草树描绘得越清晰越逼真,山的高大与春的生机就会体现得越充分。窍门指津•既然诗中的风景或场景是为了传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所以,诗人定会在风景或场景中设计些情景结合的点。这些点要么象征或暗示了人的身份地位处境或居住环境,要么暗示了人的样貌神态表情动作和心理。•我们将通过寻找情景结合点来解读这两首词。李清照释题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北宋末期的词人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种香料,俗称冰片。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7、“.....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独自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情景结合处•薄雾浓云永昼瑞脑金兽重阳玉枕纱厨•东篱把酒暗香盈袖帘卷人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外景,客观环境引起少妇的愁思。•瑞脑销金兽写内景,少妇在愁思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薄雾浓云的阴沉天气,勾引起这位少妇的愁思,觉得昼长难捱,闺阁的铜香炉里,瑞脑香慢慢地消融了,而自己的愁思未消,倒象袅袅青烟,不绝如缕。这里,作者十分巧妙地勾勒出个阴暗迷蒙的环境,以衬托出少妇寂寞无聊的心情。萧瑟西风,已觉凄凉,再加以“薄雾浓云”,就更凄清惨淡了。这样的环境气氛,对于位丈夫不在身边的闺中少妇,引起她浓浓的离情别绪。“愁永昼”很耐人寻味,在它里面体现了这位少妇的极端苦闷。般来说,人总是感到光阴易逝的,而她反觉昼长......”

8、“.....这是写少妇的内心活动。下句也就从这方面来展开。“瑞脑消金兽”本是香气辟邪,然而它并没有引起步妇的兴奋,反而感到香消愁未消。•总之,不管是写“薄雾浓云”,抑或是“瑞脑销金兽”,都是为了衬托少妇之愁。•这样,物态人情,两相映衬,就使愁越发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与“玉炉香,红蜡泪,遍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境界相似,但温作感情浅露,蕴藉不够,不及李作的深沉凝炼。唐宋词的创作有个“闺怨”的传统题材,用以表现女子的生活和情感。但作者多为男性,故所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是代替女子们说话。李清照是女词家,她的“闺怨词”是独书自我的生活和心灵,是自话自说。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道特别瑰奇的光芒。李清照的创作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有过安逸美好的家庭生活,也有着国破家亡夫死寡居的不幸人生。故李清照的创作有前后两个时期,生活与心态不同,韵味与格调也就有别。李清照早期词作,韵调优美,限于闺情之类。后期词作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

9、“.....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三瘦•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走近作者知人论世李清照约生于官宦之家长成书香才女婚姻门当户对夫妇志同道合靖康耻阻幸福南渡夫逝孀居半世飘零悲死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人物简介•李清照,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
1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2)
2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3)
3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4)
4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5)
5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6)
6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7)
7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8)
8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9)
9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03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ppt课件3.ppt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03
预览结束,还剩 88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PPT文档,建议你点击PPT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