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知道,要做好件事情,与人打交道,首先要了解国情 和民风,也就是要知道现实环境和所要打交道人的品行和性格在此基础上,决定相应的待 人处事规则,从而在权衡利弊后作出激励反应,争取达到尽可能最佳的结果最后对所选择 的结果及所采用的规则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估比较。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完全是按照这种方式来研究经济现象和人类行 为的。这种分析框架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致性。它首先给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或想要解释 的种经济现象,即经济学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标,然后试图回答所要研究或所要解释的 问题。比如,下列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直到现在仍在试图研究或回答的些问题为什么会出 现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面对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政府应采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为 什么些国家非常富裕,同时另外些国家却非常贫穷,而不是整个世界同时富裕起来人 们生活在其中的市场制度安排是如何运作的......”。
2、“.....如何解决如何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是通过政府干预,通过明晰产权的办法来解决, 还是通过其它办法来解决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解决经济人的激励问题中国经济 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经济制度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改革金 融体系和国有企业,如何解决经济效率与公平的两难,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看起来非常不样,但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却可以是样的。任 何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界定经济环境 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可以这样 认为,任何篇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论证合理的经济学论文,无论结论如何或是否作者意 识到,都基本上由这五部分组成,特别是前四部份。可以说,写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就是对 这些部分进行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填空式写作。掌握了这些组成部分,就掌握了现代经济学 论文的基本写作方式,更容易学习和研究现代经济学......”。
3、“.....先对制度这术语进行界定。制度通常被定义为组行事规则的集合,这些规则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有关,支配和约束社会各 阶层的行为,理论信息经济学最优合同理论和拍卖理论等,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行为假设,研 究并给出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二人经济世界的各式各样的经济制度安排,也即经济机制。 依赖于所讨论的问题,个经济的制度安排可以是外生给定,也可以是内生决定的。 从对整个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选择来看,经济制度安排可以是市场经济制度指令性计 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转轨经济制度或任何其它经济制度安排。标准的现代经济学主 要是研究市场制度安排的。研究在市场制度下人们的权衡取舍选择问题如消费者理论和厂 商理论以及研究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均衡存在,并对各种市场结构下的配置结果作 出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基于资源配置是否最优公平等等。在这些研究中,市场制度安排 假定是外生给定的......”。
4、“.....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 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及人们是如何作出权衡取舍选择的。 当然,对制度安排的外生性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不尽合理。如前所述,经济制度安排应依 赖于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环境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应给出不同的制度安排。 例如,市场制度在许多情况下会失灵即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均衡不存在,这样人们想寻找替代机制,或其它更佳的经济机制,从而我们需要将制度安排看作为内生变量, 是由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的。这样,我们经济学家需要给出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 度安排。例如,在现阶段转型经济环境下或过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应不同于转轨完成后的标 准市场经济制度,即转轨过程中所采用些制度安排应与转轨完成后的所采用的终极经济制 度安排不样。尽管激进式改革理论和渐进式改革理论的最终目标都样,但渐进式改革理 论的好处就在于它考虑到转型期的这种差别,它不仅在意转轨的目的和结果......”。
5、“.....即在意如何达到目的和结果的实施过程,给出转轨过程中的各种临时性 经济制度安排。 当研究个具体经济组织或单位的经济行为和选择问题时,经济制度安排更应是内生决 定的。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转轨经济学最优合同理论信息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委托 代理理论等就是研究经济组织及经济制度的设计问题。将经济制度安排作为未定,研究在给 定的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将经济机制看作内生的好处是,由于经济环境 往往在定时间内是给定的,人们需要给出相应的经济机制。那么,在给定经济环境下,人 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经济机制使之达到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呢这正是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及 其分支最优合同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所想要解决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可研究大到整个 社会经济制度的设计问题,也可研究小到个人和部门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研究个体的经济 人消费者家庭企业经济组织和政府部门等如何决定经济激励机制等问题......”。
6、“.....找出最佳结 果。由于做任何件事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行方案,这样人们需要作出选择。那么人们是如何 作出选择,特别是经济上的选择呢旦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及其它 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 中通过权衡取舍来选定结果,称之为均衡结果。有人认为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不好理解,甚 至反对采用均衡的概念。其实均衡概念不难理解,它表示在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的情况下, 人们需要选定个结果,这个最终选定的结果就是均衡结果。对利己的人来说,他将选择 个自认为是最有利的结果对利他的人来说,比如雷锋,他可能选定个有利于他人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均衡是个相对的概念。均衡选择结果依赖于经济环境自己的行为方式无 论是相对于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假设,还是其它行为假设,以及让他作出激励反应的游戏 规则......”。
7、“.....注意,由于有限理性的原因,它也许不是真 正客观上的最优,而是自认为的最优。 以上所定义的均衡应是经济学中最般化的均衡定义。它包括了教科书中在自利动机的 驱动以及各种技术或预算约束条件下决策所达到的均衡。例如,在市场制度下,作为企 业所有者,在生产技术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生产计划称之为均衡生产计划,从而可导出 商品的供给曲线和要素需求曲线作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消费组合称 之为消费均衡,从而可导出每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从供给和需求曲线又可得出每种商品的 市场竞争均衡。它包括了人们在给定的市场机制下互相作用如不完全竞争和寡头竞争市场 结构下,达到种均衡状态。以上所给出均衡概念也包括了在有限理性假设下所导出的均 衡以及任何给定行为无论是自利与否假设条件下所导致的均衡。这样,根据以上对均衡 概念的理解......”。
8、“.....无论人的行为是理性,有限理性利己还是利他,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都可能用来研究人们的经济选择问题和决定均衡结果。 进行评估比较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 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当经济人作出选择后,人们希望对所导致的均衡 结果进行评价,与理想的最优状态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资源平等配置激励相容 信息有效等进行比较,从而进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和作出优劣的价值判断判断 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些最优结果还要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 致,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 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 在评估个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时,现代经济学通常所采用的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志是 看这个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效率。所谓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佳效果......”。
9、“..... 不存在改进的余地,即不存在不让任何参与人受损的情况下让部分人的福利有所改进的资 源配置方案。 帕累托最优这个概念对任何经济制度都是适用的。尽管帕累托最优标准没有考虑到社会 公平问题,但它却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对个经济制度给出了资源是否被浪费的个基本判断 标准,从可行性的角度评价了社会经济效果。它意味着如果个社会资源配置不是有效的, 则存在着改进效益的余地。当然,在现实中,由于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方式不断发生变化, 科学与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精确的帕累托最优也许永远不可能实现,它只是种理想的状态。 但只要想提高经济效率,人们就应不断地追求,尽量地接近这目标。有了帕累托最优这 理想标准,我们就有了把尺子面镜子或个目标。用这个标准,我们去比较衡量和 评价现实世界中各式各样经济制度安排的好坏,看它们离这理想目标还差多远,从而得知 改进经济效益的余地......”。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