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不束柎,以观冻溺。弛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至汤而不然。夷兢而积 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 也。天赋神权的弱化,君权可以被替代的事实强化了统治者的危机感,增强 了统治者对百姓的重视,萌生了社会保障思想和制度。 灾难是商周时期社会保障思想与制度形成的客观因素朝代更替导致的危机 感是商周国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观因素成就霸业强国富民是诸侯国推行社 据春秋三传国语周语史记周本纪汉书五行志及竹书纪年等书汇集所得 诗经小雅雨无正 诗经大雅云汉 大雅召昊 国语周语 左传禧公十三年 管子轻重甲 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动因士族阶层不满足社会现状,为解决社会混乱而提出的学 说是推动社会保障思想发展的直接因素。 三先秦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的萌芽阶段商周时期 中国自古多灾害......”。
2、“.....并直延续到现代。 救灾直是政府与社会的大事。救灾内容可以分为灾后救灾与灾后补救。救灾是 及时赈济灾民,补救主要针对灾后经济发展与灾害防范。 救灾可分为赈济调粟养恤。赈济是指灾后给受灾民众分发食物衣服等 生活必须品。这样的救济方式延续到了现代。调粟分为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养 恤主要是指施粥居养赎子等。施粥是最直接的救灾方式,对救灾影响非常大。 居养是指抚养受灾的孤儿。赎子是指赎回灾民在灾慌时期卖出去的子女。早在夏 商时代,统治者已提出慈幼的政策,养幼少,存诸孤,商王告诫臣下无 弱孤有幼。 灾后补救包括安辑免税备荒等。重灾往往造成大批流民,形成社会不稳 定因素。安辑是指诱导流民反乡复业安居生活。周礼地官司徒说施师施 其惠,散其利„„凡新氓之治皆则听之,使无征役。为恢复灾区的社会生产 力,减轻灾民的生活压力......”。
3、“.....给与 优惠政策鼓励生产鼓励发展受灾经济。周礼地官司徒中有以荒政十有二 聚万共棺椁。照顾老人要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 慈幼,根据家里小孩数目不同,政府给与不同程度的免征和补贴来使小孩顺 利成长。 恤孤,根据抚养孤儿数量不同政府给与抚养孤儿家庭不同程度的免征养 孤者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同时政府还要对孤儿 的生活质量进行监督掌孤数地问之,必知其食饮饥寒身之膌胜而哀怜之。 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都将有政府抚 养衣食之。殊身而后止。 合独,政府使破碎的家庭重组,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所 然后事之。 问病,按照年龄不同分为日问二日问三日问五日问。设 立掌病职,专门关心生病的人。 礼记王制 周礼地官司徒 通穷,简单的说就是接济没有房屋和没有粮食吃的人,政府强行规定,对通 穷者实行奖励......”。
4、“..... 振因,指灾荒之年,要减少刑罚,减少税收,分发粮食散仓粟以食之。 接绝,指士为国为君而死,要使其知识故人受资于上而祠之。 荒政主张 管子提出治堤防,耕芸树艺,正津梁,修沟渎冻解修沟渎,复亡人 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等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重视农事,注重仓 储建设,积谷以备荒,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积于不涸之仓 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故王者岁守十分之 参,三年与少半成岁。二十七年而藏十年与少半。藏三之不足以伤民,而农 夫敬事力作。提出了以工代赈若岁凶旱水泆,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 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这种以 工代赈举多得的荒政举措,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 定,为后世所效法。 管子将零星的社会保障措施提升为长久的国家方针政策......”。
5、“.....并在齐国得到了很好的施行。管子在社会保障思想上有较大的 发展,使社会保障政策的适用范围进步扩大,有利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和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保障的补充与深化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莫过于孟子。除此之外还有荀子墨子庄子 韩非子商鞅吕不韦等。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在社会保障方面主张养民富 民教民,表现出儒家以仁为本重视道德风化的特点。 孟子以民为贵,非常重视民意。在穷兵黩武的战国时代,百姓的土地所有权 得不到保障,甚至得为了战争放下农活耽误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 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 之始也保障农时,就保障了百姓的生活,孟子重视农时,重视开采有度,表 现出了最早的环境保护意识。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才是王道的基础......”。
6、“.....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 供了思想保证。 孟子提出恒产论,制民之产为富民创造了条件。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 六德与九惠之教分别出于管子五辅管子入国 管子四时 管子牧民 管子山权数 管子乘马数 浅析孔孟社会保障思想刘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与经济年第期 孟子梁惠王上 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 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恒产保障 了百姓的工作和财产安全,益于百姓拥有恒心。有恒产,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保 障,才能做到有所恃。恒产论在现今社会仍旧有重大影响。有恒产,才能侍父母 蓄妻子终身饱免于死,亦即能尽孝道有温饱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7、“.....孟子强调德化,在保障人民 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关怀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样才能进步促进民间互助 的发展。教民养民与富民相辅相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 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用这段话,很好的概括孟子的社会保障思想。王者其民 都将拥有完整的社会保障,生老病死皆有保障。 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的社会保障思 想不再停留在政策层面,而是升华出了适用的思想理论,进步扩大了社会保障 的适用范围。孟子制民之产保障农时有序开采等思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8、“.....而社会保障政策是赢得民心的 最重要手段。管仲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振,则天下之归 我者若流水。此之谓致天下之民。的思想表明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齐桓公成就了春秋第霸主,他采用了管子建议的社会保障政策,诸如致 民安邦振孤寡,收贫病慈爱百姓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等。 管仲在齐国施行六德九教,使齐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飞速发展,使 天下之士归齐如流水,对齐桓公称霸有关键性作用。对社会保障思想与制度的发 展贡献重大。 吴王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 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 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 死知不旷。在这样的社会保障和自我节制下,吴王取得了西破强楚,北威 齐晋,南服越人的战功......”。
9、“..... 越王勾践能够打败吴王夫差与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密切相关。发奋图强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就提出了令壮者无取劳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 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犬生女子,二壶酒,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 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 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不必者,纳宦其子。这条文为越国人民的生 老病死婚嫁繁殖贫瘠丧子等民生环节作出了保障。卧薪尝胆的过程固然是勾 践伐吴胜利的必要条件,但实施有利于民生的社会保障措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解决国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凝聚民心更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