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阳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灵台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神道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长强主治泄泻,便血,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部疼痛。配伍配承山可清热通便主治痔疾便秘二白配百会可益气升阳主治脱肛头昏......”。
2、“.....腰阳关主治月经不调,遗精。腰骶痛,下肢痿痹。配伍配肾俞委中主治腰痛。用法直刺寸可灸。命门主治阳痿,遗精,带下,遗尿,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配伍配肾俞可调补肾气主治肾虚遗尿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可补益肾气主治阳痿早泄配气海天枢可温肾健脾主治五更泄。用法直刺寸可灸。至阳主治黄疸,胸胁胀满。咳喘,背痛......”。
3、“.....眩晕,咽喉肿痛。癫狂,中风。配伍配合谷太冲可治疗小儿惊风配太冲丰隆可治疗狂躁。用法直刺或向下斜刺寸。头部穴头部穴以前后发际为主要标志。脑户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寸,风府穴上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寸脑户穴上寸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寸脑户穴上寸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
4、“.....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百会前寸囟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百会前寸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百会主治头痛,眩晕,四神聪失眠,健忘。中风,癫狂。脱肛,泄泻。配伍配人中内关可治疗休克配气海维胞足三里可治疗子宫脱垂配长强承山可治疗脱肛配风池合谷可治疗头痛......”。
5、“.....面部穴面部穴以鼻尖人中沟唇齿龈等为标志。素髎当鼻尖的正中央。水沟当人中沟的上与中交点处。兑端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出部。龈交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水沟主治昏厥,癫狂痫,小儿惊风。口眼斜,腰脊强痛。配伍配内关三阴交可治疗中风配合谷中冲可治疗中风昏迷配委中治疗急性腰扭伤......”。
6、“.....用指甲按掐。刺灸操作注意事项针刺长强穴时,应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位于颈椎和胸椎腰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时应向上微斜刺,深度在寸之间为宜,不宜深刺,否则误伤脊髓,引起瘫痪。哑门风府穴,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损伤延髓,故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的深度......”。
7、“.....循行病候功能腧穴督脉循行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功能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督脉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督脉络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督脉腧穴起止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
8、“.....背部穴背部穴,多在各椎棘突下。长强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腰俞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腰阳关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悬枢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脊中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枢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9、“.....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至阳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灵台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神道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当后正中线上,第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长强主治泄泻,便血,痔疾,脱肛。癫狂痫。腰脊部疼痛。配伍配承山可清热通便主治痔疾便秘二白配百会可益气升阳主治脱肛头昏......”。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