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时代是适者生存,信息时代是惶惶者生存,惶惶者具有与教育信息化相伴而来的焦虑和危机感,惶惶然之后的选择和行动是学习。我们要做的正是把学生引向学习中来。毋庸置疑,与任何事物样,网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是正视它用好它。以往学生是在两个世界中学习,个是经验世界,另个是语言文字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虚拟的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聊天室和论坛等正是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属于第三个世界的,我们不是要取缔,而是要拿来为教学所用,促使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这样才是积极的做法。反思二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纯信息技术的世界是空洞的么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味追着技术的发展......”。
2、“.....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能和使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纯信息技术的世界空洞与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是不是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
3、“.....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在信息社会中,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教育是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地教和被动地学的关系了。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可能使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教师。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位热情的帮助者,正如萧伯纳所倡导的那样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反思三从传统的单模式到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种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上......”。
4、“.....就我们学校而言,年我们就在所有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中全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抓住任务驱动的要点,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定数量的网上学习资料,有时也进行了分组学习的设计,并要求学生将每个任务都反映到网上的实时系统中,接受其他同学学习和评价。应该必须开放思想不断地尝试,创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种模式,不应该被上述的混乱状态牵着鼻子走。反思四微软培训班与信息技术课程有人戏说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是办了个全世界最大的微软培训班。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几次改版,但在微软培训班中兜了很多圈子。的确,微软软件以其友好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计算机,对其软件应用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门综合性的基础性课程,在知识技术能力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应有所涉及,它有其作为门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
5、“.....只停留在讲讲个应用软件的操作讲讲浏览器讲讲杀毒软件的操作„„,用教技术的方法来教技能将造成穿新鞋走老路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效果。另个问题,因为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小学到高中,部分信息技术内容直在螺旋中重复着,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旧的课程观,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地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因而,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信息技术的评价也是个很重要的过程。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混乱局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正确有效的评价手段......”。
6、“.....那信息技术学科就完了。应该说,这种想法偏激了些,但这也正是我们目前基础教育评价手段的陈旧所导致的,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应该包含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认识太少了,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位学生,每周节课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有完整的认识。因而评价不能光靠教师自己,还要靠学生自己。根据国内外新型的学习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课评价所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文件夹,文件夹中包括了学生自己的作品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对别人的作品评价自己的心得与别人交流的情况等等。评价的结果不是对个软件的熟练程度如工作表包括了几行几列,也不定是个分数,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反思五放飞与自主学习自由散漫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是学生的所好,很多学生在那里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7、“.....因为她要多任务工作,因而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我们直在课堂上排斥和聊天这类东西,就连学生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舍弃他们的所好前表数据可见斑。反过来想想,如何有效地组织起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这些爱好能不能为学习活动服务呢这类问题直是教师们执行教学时所考虑的问题。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中,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而我们教师实施这方案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用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学会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者的关键是老师要敢放会放,学生要大胆飞。放飞是种艺术,我们应该怎样演绎这种艺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中存在着不少不敢飞飞不起来飞了又掉下来懒得飞的人,他们或是放弃自主学习的机会,或是不断地等待。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最难的......”。
8、“.....但自主在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会有很好的体现。放飞不是放任自由,放飞的方向放飞的尺度都要教师把握好的艺术要领。切点需要在次次磨合中提炼出来。所谓磨合就是利用反思来解决教育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人打比喻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困难,就像您正在以公里小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但是汽车却出了故障,您不得不停下来修车样让人感到头疼。这个例证对我来说只是种表象,但配合桑新民教授在次讲座上所讲的则有番深刻的体会高速公路上跑的是汽车,信息高速公路上跑的是人的灵魂。显然人的灵魂旦抛锚,后果就不是头疼那么简单。信息技术教育是种现代与未来的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因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教育,贯彻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创新。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套模子的方式来塑造灵魂即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是愚蠢的......”。
9、“.....发现问题就前进了步,反思问题又让我们前进了步,解决问题就证明我们已经前进了大步。寻找切点引起的反思摘要本文就为学生上网喜欢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寻找切点问题进行了系列的思考,从对网络的认识问题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问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五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提出作为名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信息素养要从反思做起。关键词切点,反思,信息技术课曾经有位学生当着我的面直言如果上网不给我们和聊天,那就干脆不上的好,理直气壮,这或许还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但究竟在拨通了网络连接之后,学生们更喜欢做什么事在喜欢做与应该做之间,我们的学生找到了切点了么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工程基本完成了,网络教室成了学生们的又个乐园,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可以连接上,课外每天的第八节也可以连接上。同时......”。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