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格式:word 上传:2022-06-24 19:32:49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修改意见稿

1、“.....只要是真实的结余,便是种最可靠的弥补来源。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不会影响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也不会引起债务负担。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看,从年至今实际上只有年略有结余。因此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在实践中无法实现。陈云文稿选编,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财政向银行透支是指财政从银行取得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赤字的种方法财政向银行借款则可看做是有偿透支,即付息借款。在我国,两种方法的效应实质上差别并不太大。这种弥补方法具有三种运作过程和后果如果银行是用压缩原有贷款办法或用银行存差向财政垫支,这种垫支都是有物质作基础的,货币发行可以保持在经济性发行范围内,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总供求平衡不会产生冲击。如果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部分超过了银行承受能力,这时超出的部分将引致银行的非经济性货币发行,而这部分财政发行是没有物质保证的......”

2、“.....如果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银行完全没有承受能力,这时,完全靠毫无物质基础的非经济性货币发行来弥补。这将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非经济增长,使社会购买力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年代初,考虑到银行业务发展情况和体制改革深化等因素,我国已明确规定不得再采用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发行公债弥补赤字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各国的普遍作法。尽管各国财政赤字形成原因和发债自的是不尽相同的,但各国发行国债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用于弥补政府财政赤字。尤其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发行内债弥补赤字。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多,资源贫乏,生产力低下,仅靠国内筹集弥补赤字的能力有限,还向国外发债弥补赤字。用公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社会资金在定时期内转为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在定时期内的转移和使用结构的调整。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3、“.....般不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发行公债只是将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定期限内集中到政府手中,不会改变流通中的货币与可供物资的对应关系,因此,适度的国债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公债的认购通常实行自愿的原则,通过发行公债获取的资金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部分,即社会暂歇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使用,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不能把公债视为可以无限制使用的弥补财政赤字手段。当财政赤字长期连续大量发生,债务规模超出合理区间,形成债台高筑局面时,就可能引出危机性的后果。而且,社会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经济生活的活力与效率。二我国财政赤字弥补的概况年以前,由于我国的赤字是财政的经常性收入与债务收入加在起之后,仍然入不敷出的硬缺口硬赤字,当这种赤字发生时,因国债收入已经打入预算收入......”

4、“.....是运用过去年度的财政结余,从我国实际情况考察,这种方式余地极小,因为年以后连续出现赤字,已经没有结余可利用。另条途径是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这种弥补方式容易引起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例如年发生较高额的赤字,按硬赤字口径计算,年为亿元,年为亿元。年财政向银行透支额的年末余额为亿元,引起了当年和下年度的货币发行量较大幅度的增加和零售物价指数的上涨,年零售物价指数共上涨。年,国家规定财政不再向银行借款用以弥补赤字,财政赤字完全依靠国债弥补,至此,我国财政硬赤字计算口径不再存在,结束了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的方式。年以后的财政赤字全部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它是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国民经济中的物资可供量有效供给与社会购买力有效需求数量相当结构适应流通顺畅。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

5、“.....影响平衡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且千变万化,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错综复杂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使之不断达到相对的平衡。般来说,企业和居民只能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安排支出,即使发生借款也只是收入支配权的暂时转移。能够创造购买力影响需求量的只有两个手段,就是财政和金融。财政和信贷的收支都是货币收支,是整个社会货币流通和资金收支与分配的两道闸门。在我国,方面银行代理财政金库,财政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之另方面银行向财政缴纳利润或税收,并且购入式。财政赤字由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财政向银行透支是当财政出现赤字时靠银行资金来弥补,财政对银行既不还本也不付息。借款是指财政与银行之间形成资金借贷的权责关系,即有借有还,并支付利息,但实际上年代以来我国财政向银行借款后主要是支付定的利息,尚未还本,因此......”

6、“.....第,财政发生赤字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我国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是发生在由中央银行代理国库职能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根据制度安排,财政的切收支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帐户入库和拨付的,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这部分货币差额需向银行借。比如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亿元,在财政借款帐户的借方记亿元,在国库存款帐户的贷方记亿元。这样就可以安排亿元支出,并通过各种用途分别形成企业存款,居民储蓄或手持现金。可见,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二,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的非经济发行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的需求量也必须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在新增的货币供给中,有个由货币系统决定的基础货币增量......”

7、“.....是有物质保证的。财政透支或借款如不超过这限额时,就不会发生货币的非经济发行,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如果财政透支超过了这限额,超过的部分必然会引起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即成为没有物质保证的空头票子,财政用这部分借款安排支出,无疑会造成社会需求总量的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赤字并非是通货膨胀的唯因素,信用膨胀同样会造成通货膨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划等号。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应视不同的债权人而定。第,当购买公债的是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时,般来说只是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这种公债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是债权人把属于其支配的商品物资转移给政府支配的货币收入,是有物质保证的,因此不会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如果国家把公债投向国民经济急需的瓶颈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

8、“.....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里还有个细节需要进步分析,当居民或企业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国债,通过财政支出转变为时,虽然口径的货币供给规模不变,但其中的规模却增加了,这种结构性变化,对市场均衡产生定的影响。第二,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实际上是货币发行,效应相当于向银行透支。它的传导过程是,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公债,财政将公债收入用于支出,则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相应增加。商业银行有超额储备,就可能用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如果商业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并不扩大贷款规模,或中央银行认购公债的同时,相应地压缩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也不会扩大贷款规模,于是就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财政赤字扩大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9、“.....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购成总需求的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5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5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