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内生性财政风险主要涉及这些方面。对于我国来说,急需规避的风险是前五项,相应的避险工作可以通过发展财政技术手段予以支持而长期的体制改革则有助于规避后四项风险,这项任务必须依靠科学的制度建设才能完成。二财政风险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第,任何财政风险,只要发生,国民都要承担程度不等的福利损失。这意味着国民在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并获得正效用的同时,也要消费可能伴随而来的副产品财政风险所带来的负效用。作为种规则,要求消费的公共产品与劳务越多,可能承担的因财政风险带来的负效用越多。第二,财政风险具有公共福利再分配效应。对政府官员来说,财政风险,即使发生也不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福利损失,至多不过对他们形成进步活动的外部约束。更严重的情况是,在些条件下,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导致的财政风险,不仅把本应由大多数国民享有的公共福利转移给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少数利益集团......”。
2、“.....第三,财政风险在经济生活中属于客观存在,但并非不可克服。与私人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常常面临的各种风险样,政府与国民面临的财政风险本质上也是客观存在,这主要源于经济生活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不过,财政风险属于可能性范畴,这类风险不是必然要发生的相反,理论上讲,如果事先采取了有效措施,所有风险都可以防范,或者予以规避。如果政府在财政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且长期置风险于不顾,那么财政风险就会真地发生并给政府国民和社会带来灾难。内生性财政风险主要源于政府方面,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所有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至少与三个方面中的种或多种有关与发挥各自职能的特定财政工具的基本性质有关。与政府官员驾御这些财政工具的能力,包括协调财政政策目标的能力以及优化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关系的能力有关。可能最重要的是,与国家预算程序预算体制预算管理原则等制度因素有关。该理论认为......”。
3、“.....而是来自于政治制度方面。就内生性财政风险的诱发原因看,人们会很自然地归纳出财政风险的本质,即财政风险本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诸矛盾在政府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三财政风险的定性分析最简单的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就是所谓的专家制度。比较典型的专家制度较早地产生于商业银行对潜在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活动。根据专家所做的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主管最后决定贷款对象贷款规模以及贷款条件等。就商业银行活动来说,信贷风险与用款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者的道德品位经济效率和基本避险手段最低数量的担保品呈负相关关系。据此,人们设计了能够体现上述基本关系的商业银行专家制度的评估指标。这种评估指标可以有多种类型,较常使用的有,即品性资力资本担保以及条件。更多博士论文代写尽在中国代写毕业论文网。这评估指标虽然简单,但内涵丰富。它在诸多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潜在风险的因素中......”。
4、“.....再根据这些变量的性质,来大体反映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上述评估指标还体现了专家制度对风险管理的般原则控制好关键因素或敏感因素是有效控制系统风险的基础,而在所有关键因素或敏感因素中,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直接当事人的人品与能力又是最重要的因素。鉴于用于信贷风险评估的专家制度所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简单易行等特点,在财政风险分析评估活动中引进这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考虑到这种量度风险方法用于财政风险评估时可能产生的局限性,建立和运用专家制度还须注意以下问题。第,进行财政风险分析量度时,专家制度强调历史经验的意义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以往经验则会误导风险评估者把般性经验当作般性经济关系经济联系看待,使以后连续的财政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或被高估或被低估,而与实际风险程度发生更大的误差。第二,虽然政府官员在其财政活动中,特别是在制定重大财政政策时注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但是......”。
5、“.....在治国方面,超越常识打破常规的决策有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尽管有些成功是暂时的。由此导致评估者难以在政府财政活动与财政效果之间建立种比较明确的联系。同样道理,评估者也难于在政府财政活动与财政风险之间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第三,般情况下,政府主持的财政活动或推行的财政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对这些活动政策的反应。鉴于特定财政活动政政策不可能给不同社会阶层的国民带来相等的福利效应,各源于公共投资以及其他政府基金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财政风险,如果其投资效率较低,投资失败追加投资超出预算公共设施维持开支不断增长等等情况发生,必然会增加政府的直接隐性债务的规模。政府财政的制度风险系统风险,部分地影响政府的或有显性债务,部分地影响政府的或有隐性债务,取决于可能发生这类风险的具体财政活动。政府财政的公共风险政府财政的官员道德风险与职业能力风险,会普遍影响到政府的或有隐性债务......”。
6、“.....政府预算赤字和国债管理方面的财政风险,集中反映在对政府直接显性债务的管理问题上,如果管理效率不高,或者管理成本极高,无疑会增加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应该指出的是,在计算政府支持上述四种支出责任的政府财力时,是否应该考虑政府控制的国有资产的变现能力。特别是对于我国国情来说,如果考虑到这种特殊能力,我国政府财政活动的财政风险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不过,考虑到国有资产的变现能力而低估财政风险,不仅无助于约束规范政府的财政行为以降低财政风险,而且不利于加强政府内部的,以及源于国民的属于外部的风险控制活动。当然,利用上述方法量化财政风险,也可能会出现高估风险程度的情况,它可能会诱导政府转而急于采取比较保守的政策调整,进而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额外的波动。总而言之,就指导政府活动而言,对未来财政活动的风险程度及其变化进行量度,普遍地怀疑其有效性是不对的......”。
7、“.....五对我国目前财政风险程度的估计及避险思路最近几年里,我国财政风险程度,总的来讲,具有种不断提高的趋势,应该引起有关各界的注意。我们曾在财政政策风险分析文中,结合近年来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所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般效果,对可能涉及到的主要政策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就直接显性支出责任债务看,我国自年以来,除年外,连年赤字,居高不下尤其在世纪年代的最后几年,财政赤字增长幅度更是达到每年以千亿元计,致使截止到财政年度累计的国内债务已经超过亿元。年底,我国外债余额为亿美元,此后则以每年亿美元的额度增长,到年,我国外债余额突破亿美元大关,成为发展中国家继巴西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债务国。自此以后,外债规模路攀升,到财政年度估计外债余额已达到近亿美元。根据预算法,地方政府财政不允许出现赤字,但在实际预算中,种种原因导致地方财力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赤字,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世纪年代末......”。
8、“.....赤字均保持在千亿元左右更为严重的是,可能还有大量隐性的地方财政赤字难以统计。从赤字结构上看,赤字主要出现在基层,特别是县级财政。这与县级经济基础薄弱资金调剂余地小有关。不言而喻,这类赤字构成中央政府财政的直接隐性支出责任债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负债过重,结构调整缓慢等问题,在尚无良好对策情况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过,早有学者计算过,如果仅把企业的负债率下降个百分点,政府就需要给国有企业补充亿元资金。如果再考虑解决诸如妥善安排近万富余人员,把因企业办社会形成的各种附属设施完全从企业方面剥离下来并予以妥善安置,以及按照年代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改造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等问题,政府还须拿出约亿元资金予以支持才行。除非在短期内就国企改造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否则这类支出实际上就是政府财政的或有显性支出责任债务......”。
9、“.....由于我国是以国有独资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所以实际上始终存在着财政风险是银行不良资产的冲销,都将直接间接地引起财政的减收增支二是旦银行出现支付危机,其最后的支撑者就只能是政府财政。尽管目前成立的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对大量呆账实行了债转股的处理办法,但是可能引致的财政风险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例如,年我国增发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弥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实际上就是将金融风险转移给了财政,加重了财政支出的压力。尽管按照政府最大可维持的基本财政盈余来倒推政府最大的可维持债务规模,我国政府承受各类债务的潜在能力至少每年可以达到万亿元以上,但这仅仅是理论限度,不能以此作为有关政策制定依据。其实,就以上简单分析看,是政府应该考虑如何适度控制这种潜在风险的时候了。仅就政府直接显性债务而言,按照上海财大储敏伟教授等人计算结果,它已经导致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从年的上升到年的......”。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