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格式:word 上传:2022-06-24 19:31:43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修改意见稿

1、“.....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2、“.....六部之,长官为户部尚书。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进士即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字指古代男子,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种文职官员。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

4、“.....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拜,本是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拜,按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分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迁指升官,但也有作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古代表示任命......”

5、“.....除是去旧职授新职。薨法。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下列说法的是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般坐北朝南为尊位。避讳实际上是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指出内容有的项古人常用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指童年,不惑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长寿老人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相关知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6、“.....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下列说法的项是三纲是封建时代的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相关知识箕踞指臀部既着地或着物,两腿又张开。箕踞和踞被视为无礼。长跪跽危坐则是臀部离开脚跟,腰板伸直,上身耸起。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须改用其他字......”

7、“.....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家讳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避讳的对象有四类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空字法。另有避名称字改变称呼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封建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是大量采用单名,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忌讳产妇称红人,月内不能串邻走舍古人讳言大小便,常有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古人讳言死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8、“.....不满周岁称襁褓。至岁称孩提。女孩岁称髫年。男孩岁称韶年。岁以下称黄口。岁至岁称舞勺之年。岁至岁称舞象之年。女孩岁称金钗之年。岁称豆蔻年华。岁称及笄之年。岁称碧玉年华破瓜年华。岁称桃李年华。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男子岁称弱冠。岁称而立之年。岁称不惑之年。岁称知命之年半百之年。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岁称古稀之年。岁称杖朝之年。岁鲐背之年。至岁称耄耄之年。岁乐期颐。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位卑处下位。而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

9、“.....左卑右尊表现在官职上,就是贵右贱左。所以,右迁是升职,左迁是贬职。,室内座位最尊的是东向座在西而面朝东,其次是南向座在北而面朝南,再其次是北向座在南而面朝北,最卑是西向座在东而面朝西。左尊右卑项羽在鸿门宴中就是如此安排的。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起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请说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用其什么。籍贯姓名及字籍贯姓字及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下面列出来的哪个不属于九州中州扬州梁州荆州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答案主观题部分户礼兵刑先帝先考先妣先贤......”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8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题训练.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8
预览结束,还剩 3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