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分工逐步明晰,政府职能的重点转向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在这转变中,政府逐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财政从单纯的分配向综合的管理转变,政府从直接干预经济到间接调控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意味着政府不再是万能的政府,而是要求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作。因此,政府必须提高决策的法制化和透明度,大力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这需要有全面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反映财政资金超出目前般意义上的纯预算资金运动的信息,以及上述资金运动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如政府担保政府对些事项的承诺等等,而这些是目前的收付实现制预算与会计无法提供的。二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政府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从事社会公益性投资不再只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而且,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政府对部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招投标,交给市场非政府部门来做。当私人部门介入公共领域,对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面要求实现与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另方面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充分的信息来对成本进行计价核算和比较。三全面揭示政府债务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的矛盾日益尖锐,赤字和公债规模日益扩张,通货膨胀率提高,这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我国自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为刺激经济增长,发行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拉动投资和消费,效果显著。虽然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还低于国际警戒线,但是如果考虑到隐性债务如地方政府欠发工资的存在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不容忽视。在现行收付实现制下,只反映当年还本付息的支出,不包括政府已发行的国债应由本期承担的利息,以及应计提的养老金等信息......”。
3、“.....不利于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财政风险的防范。四政府会计信息的内在要求是现代政府会计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会计目标是政府会计满足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即反映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传统上,政府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反映政府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支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这定位不能适应当前已经剧变了的经济环境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府受托责任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由不同的公共管理理念决定的会计目标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会计技术选择,也就是它决定了政府会计方法基础的选择。三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缺陷与政府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意义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本身的缺陷收付实现制是以会计期间款项的实际收付为基准确定收入和费用。它存在以下缺陷是低估了当期的财政支出,虚增了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不利于国家下年度的预算编制。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以会计期间款项收付为标准入账,当费用发生与支付不在同会计期间时......”。
4、“.....因此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耗费。三是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只对支付款项的物资入账,而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支付与物资到达往往不致,故容易造成物资入账不及时,管理混乱,资源浪费严重。四是与收付实现制紧密相联的行政事业单位折旧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从资产投入使用到清理报废,账面反映的直是资产的原值,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五是实行收付实现制,长期以来形成种观念就是以收定支,降低了财政杠杆的调控力度二政府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意义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政府预算与会计的基础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革,它是政府预算与会计功能的根本性的变化。权责发生制将在强化政府会计责任增加政府财政的透明度提高政府机构管理效率减少财政支出以及提高财政信息的准确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种适应现代政府管理要求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
5、“.....它在改善政府管理绩效上都普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政府部门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自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体制的改革直集中在收入方面,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提出了要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出体系,这些改革标志着我国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绩效,创建现代管理型政府的开始。而健全而透明的预算和会计建设是良好的公共部门治理的基石。按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和预算,建立以绩效考核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我国政府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政府引入权收付实现制预算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因此可以只在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中采用权责发生制,而在预算中仍保留收付实现制,有利于信息处理的简化和预算制度的稳定性。收付实现制预算缺少长期信息的缺点,可以通过编制多年期的滚动预算得到弥补。而且从美国的经验看,通过定的对帐处理......”。
6、“.....并不会影响各自的原有功能。四应用程度的选择问题很多国家在改革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财政管理的需要,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保留了定程度和范围的收付实现制做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模式。最常见的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形式是对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范围做出限制,例如有确认非金融资产,但对国防基础设施和文化资产在取得或建造时确认费用只确认短期金融资产和负债确认所有负债但不包括养老金负债等。限制范围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这些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计量成本过高,或对政府管理与政策的影响不大等。五政府推行权责发生制应采取的对策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多年来已习惯于在收付实现制下进行预算和会计计量,突然更换种确认原则,会产生怀疑不适应等抵触情绪。另外在推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具备全新的技能,且要为之更新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这无疑会增大改革的成本......”。
7、“.....还有些政府官员或会计人员在已有的会计体系下能利用其存在漏洞来获取些不正常的利益,如果要推行新制度他们就会千方百计阻挠。可以说这项改革将使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会涉及各部门各单位利益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也很大,但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性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这改革不是蹴而就的,它是项系统工程,所以我国要加大对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经验的研究力度,掌握其改革的精神实质,而不应仅仅是模仿些表面的操作方法,并且也要对我国的国情加以研究,从实际出发,既要有所借鉴,又要有所舍弃。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稳扎稳打,先易后难,以稳定为前提,全面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避免造成大的波动,既在积极借鉴西方已有先进经验,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已有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二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要满足财政管理的要求......”。
8、“.....它是构成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必要元素之。但是,政府会计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财政管理体系乃至整个公共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应当和财政管理的要求相致。如果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财政管理的要求,那么财政管理的功能就会缺失相反,如果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提供超出了财政管理的需要,也会造成信息过度的负担,加大政府运行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此处的财政管理是个较宽泛的概念,不仅限于财政部门的管理,还包括立法机构政府其他部门对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不仅包括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的管理,也包括公共资源分配的决策在内。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必须考虑预算编制预算运行中的日常管理和审计监督的需要。同时,我国和欧美国家不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关的财政政治体制都仍处在深化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政府会计基础的选择和转换,要考虑我国公共管理和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
9、“.....而且要充分考虑未来推行的政府现金管理改革多年度滚动预算政府绩效考评等改革对政府会计技术手段的要求。三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要研究社会各方面对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需求我国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部门,主要用于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及对政府财政资金运动的监督管理其次是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部门,主要用于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再次是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用于对政府预算收支的审批和监督。这三方面使用者对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需求是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的。对各方面的需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是选择和确定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应用模式的必要步骤。因此,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的转换,需要研究社会各方面对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需求,特别需要研究财政管理对与政府会计和财务信息的需求,然后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分析......”。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