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深入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三个发展”这中 心任务,突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融合,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着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与 共享,使信息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信息化建设在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 生活品质推动城乡统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成为国家“两化融合先行试验区” “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为智慧城市建设奠 定了较好基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步完善 通过“十五”建设,南京市已建成以光缆为主体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助手 段的大容量干线传输网络,规模容量技术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已建成拥有 多万公里光缆出口链路的城域网。实现城区接入,农村全覆盖, 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互联网用 户达万户,其中宽带用户达万户。全面建成以光纤骨干网为主的数字 化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万户,入户率达到以上,其中 数字电视用户达万户。 无线宽带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以南京电信为主体全面推进公众无线接入网络 建设,全市热点已超过个,政府机关和宾馆等窗口单位已经率先实现无线 宽带接入,主城内休闲场所商务楼宇等热点区域实现无线宽带基本覆盖。同时,积 极推进无线宽带行业专网建设,试验网期工程已基本建成,覆盖了包括建邺区在内 约平方公里的面积,并开展了移动警务应急指挥等应用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其技术特点和应用模式已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深入推进 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全市具有行政权力的个政府部门和个区县均建成权 力阳光业务系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全事项上网全信息覆盖全过程监控综合政 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统的服务接口......”。
3、“.....开始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房地产管理环境保 护以及治安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另外,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已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施了社区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初步构建了市 区街道三级网络服务体系。 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南京的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产业并驾齐驱,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加快“两化融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围绕发展“五大产品群”培育“九条优势产 品链”,切实推进以“液晶谷”“无线谷”为引导的信息产业“二十大工程”,年,电 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亿元。软件业也占了我省的半壁江山,收入首次突破千亿 大关,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 科教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 南京拥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十五”期间,南京进 步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驻宁高等院校调整相应专业 和学科设置......”。
4、“.....此外, 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调整是“智慧南京”建设面临的挑战。智慧城市建设初期需要 大量的政府投资,将给我市财政带来定压力,对创新建设运营模式保障智慧城 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架构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 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步完善“智慧南京”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 构架设计和制度设计,坚持以科技创新和深化应用为重点,将先进智能技术广泛运用 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依托新 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更准确快捷地配置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创造我市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活跃的市场环境和谐低碳的人居环境,推进我市产 业结构的高端化,提升信息时代的生活品质,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把南京建 成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奠定坚实基础......”。
5、“.....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工 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加快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 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使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产业成为经 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电子政务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工作生活方式 广泛普及,城市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形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组织 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 力争通过年的努力,到年时,使南京的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信 息化总指数达到,基本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政务 商务事务各领域比较广泛的智慧应用,打造批重点示范工程和上规模的智慧产业 基地,形成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逐步走出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南京市“十二五”期间“智慧南京”建设主要目标有 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
6、“.....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以上,无线宽 带网络覆盖率达到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 产业发展 使信息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速两化融合,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物联网产业得到进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力 争在“十二五”中期,实现软件产业规模“进四争三”的目标,使南京软件研发和产业化 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亿元,实现 年翻两番,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 电子政务 建成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智慧政务体系,信息化全面支撑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新型电子政务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手段。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 ,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可通过网络 办理。网上申报纳税额占纳税总额的。城市管理实现网格化。推进政务数 据中心和综合政务平台等批电子政务重点项目......”。
7、“.....使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慧,成为全国电子政务领先 城市。 电子商务大中型企业全面实现企业资源管理网络营销及综合集成应用,培育家有重 要影响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培育家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以上的大型流通企 业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农业总收入的以上初步建成国际贸易信息化支撑环 境,口岸平均通关时间达到小时以下,货物平均库存时间降低。 电子服务 营造智慧的人文环境,建成延伸到基层的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智慧社区示范 区,构建统的社区信息平台,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和应用丰富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 服务。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提高家庭信息化水平,以上的市民能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市 民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
8、“.....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 建设,进步完善深化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 智慧南京的总体架构概括为“大平台三大领域六大体系”,即以智慧城市云 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满足政务商务事务三大领域应用需求为导向,推进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体系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 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前言 规划背景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 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南京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年,我 市在紧密跟踪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南 京特色发展道路,完成了构建智慧城市引领未来发展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9、“.....年,在我市举办的“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高层 论坛上,批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等议题进行了深入 研讨。随着“智慧地球”新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 研究和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年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三个发展”意见,明确 提出了推进“智慧南京”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其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并在新 轮城市竞争中确立领先优势的关键战略举措。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加快建设智慧创新富裕和谐生 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将打造“人文绿都智慧南京”作为“十二五”期间南 京城市发展的基本取向。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智慧南京”,推进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建成“无线城市”,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和 市民生活品质。 二规划内容 智慧城市......”。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