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

格式:word 上传:2023-09-14 20:25:14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修改意见稿

1、“.....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背景 宽严相济的思想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郑国太叔兴兵以攻萑符 之盗尽杀之盗少止。孔子赞扬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 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政是以和。但是古代类似宽猛相济 的思想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 德主刑辅德化治理社会的政治主张从根本上说还是种人治的思想而后 者是建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刑事政策是现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谦抑主义刑法思想在反犯罪斗争方略中的具体表现体现公平正义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的刑事司法的价值诉求......”

2、“.....长期以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们党和国家同犯罪作斗争的主要刑事政 策。这政策是在对敌斗争和同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其经历了个从政 治策略到刑事政策的转变过程。年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的 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决地肃清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 分子。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 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年月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同志 在党的八大次会议上提出党在肃反斗争中的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体 现在对待反革命分子的政策上就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济发展的同 时也带来种种社会问题犯罪率居高不下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3、“.....年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 谐社会的政治口号。年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年 按照党中央部署为加强政法队伍政治思想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国 政法系统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 法治内在要求的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依法治国 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年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该决定指出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4、“..... 综上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到依法从重从快严打再到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犯罪态势所作出的不同反应反映出 我国刑事政策所经历的个否定之否定与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演进过程。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涵义辨析 宽严相济之宽 宽严相济之宽包含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中的宽大之意其确 切含义应当是刑罚的轻缓。刑罚的轻缓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是该轻而轻二 是该重而轻。该轻而轻是罪刑均衡原则的应有之义也合乎刑法公正的要求......”

5、“.....至于轻罪及其轻刑 如何界定则应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加以判断。该重而轻是指所犯罪行较重 但被告人具有坦白自首或者立功等法定和酌定情节的法律上予以宽宥在本 应判处较重之刑的情况下判处较轻之刑。该重而轻体现了刑法对于犯罪人的感 化对于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 轻缓的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执行的全过程具有多种 表现形式包括非犯罪化非司法化轻刑化和非监禁化以及法律上其他从宽 处理措施。非犯罪化包括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和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立法上的非 犯罪化是指对于应当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通过立法方式将其从犯罪圈中剔除。司 法上的非犯罪化是指对于刑法虽然规定为犯罪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的在司法过程中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考虑不作为犯罪处理......”

6、“.....非司法化是指对于犯罪 情节较轻的公诉案件或者刑事自诉案件可以通过刑事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化 解矛盾而不需要通过刑事司法途径解决。非司法化使得轻微犯罪案件在正式刑 事诉讼程序之外得以结案也体现了对轻微刑事犯罪的从轻处理。轻刑化也包 括立法上的轻刑化和司法上的轻刑化。立法上的轻刑化是指刑法规定的刑罚基准 向趋轻方向发展通过立法降低些犯罪的法定刑幅度从而达到整个刑事制裁 体系的轻缓。司法上的轻刑化是指刑事司法过程中对犯罪人适用刑罚时从轻处罚 可杀可不杀的不杀可从重也可不从重的不从重处罚可从轻也可不从轻的 从轻处罚可判监禁刑也可判非监禁刑的判非监禁刑。非监禁化是指行为 虽然构成犯罪但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判处管制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等 非监禁刑或采取缓刑假释等非监禁化的刑事处遇措施......”

7、“.....法律上其他从宽 处理措施主要是指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机制被 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附条件不起诉等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 司法举措。 二宽严相济之严 宽严相济之严既包括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中惩办之意也含有 严打方针中严的内容其确切含义应当是刑罚的严厉严格。严的出发 点主要是通过加大对严重犯罪的惩罚力度迫使犯罪人在利益冲突时放弃犯罪或 者避免严重犯罪旨在通过特别预防达到般预防的目的。 刑罚的严厉既包括立法上严密法网将具有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划入犯 罪圈规定为犯罪对严重犯罪规定严厉的法定刑还包括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对具 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犯罪保持高压态势给予严厉打击。刑罚的严格主要 表现为刑罚的必定性和刑罚的及时性......”

8、“.....刑罚及时性是指要 快速打击犯罪使罪犯受到及时惩处。如果犯罪人能够轻易逃脱法律的制裁或者 逍遥法外很长的时间才被绳之以法那么再严厉的刑罚都会变得软弱无力其效 果必然大打折扣。惩罚应该继犯罪而来法律应该显得是种事物的必然性 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即使 刑罚是有节制的它的确定性也比联系着线不受处罚希望的可怕刑罚所造成的 恐惧更令人印象深刻。而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 因为犯罪与刑罚之间时间隔得越短在人们心中犯罪与刑罚这两个概念的联系 就越突出越持续因而人们就很自然地把犯罪看作起因把刑罚看作不可缺少 的必然结果......”

9、“.....宽与严除了目的的致性外它们之间还存在互相联 系互相交融的动态关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济是个动词它表明了宽 严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 宽严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可概括为有宽有严宽严并用宽严互 补宽严有度四层意思是有宽有严即刑事政策有宽的面也 有严的面。由于犯罪是复杂的刑事政策不可能味的严或者味的宽应该 是有宽有严。之所以强调宽的同时又强调严方面是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 宽与严辩证关系的灵活运用另方面是基于报应与功利统的刑罚论以及刑罚 经济的考量。片面强调严容易导致刑罚的张扬片面强调宽容易导致刑罚的乏力 这两种偏向均不利于打击和预防犯罪。从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目前情况看 既有从宽不够的问题也有从严不够的问题......”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23
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刑事政策的研究.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23
预览结束,还剩 8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