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多的侄子闻黎智当时担任中共平津地区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他和妻子魏克就以这里为基地,开展革命工作,高孝贞多方掩护和配合,这里还成为蒋管区进步青年前往解放区的个中转站,掌握这个关系的是吴晗。吴晗常介绍青年住在这里,批又批的,有的住就是十多天。高孝贞对他们都像家人样,热茶热饭,问寒问暖,直到护送人来接走。年月,高孝贞改名高真带着孩子奔向解放区,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河北省及全国政协委员,年月病逝,享年八十岁,骨灰于年月移入同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闻多墓中。闻多事迹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年月,发表第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月,发表第首新诗西岸。年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2、“.....私人没有电话,通知开会或为文件征集签名,都要靠跑腿。有时闻多跑不过来,高孝贞就来分担,挨家挨户跑遍了同志们的家。年月日,三万多昆明学生为潘琰等四烈士举行了盛大的出殡仪式。不久,西南联大也宣布于月日结束,三校师生分批北上复校。反动派以为民主力量削弱了,可以放手对爱国民主人士进行屠杀镇压了。从月份起他们到处张贴大字报和标语,攻击爱国民主人士,还篡改他们的名字,什么闻多夫吴晗诺夫罗隆斯基等等,诬蔑他们是拿苏联津贴的特务,给他们寄来带子弹头的恐吓信,并在他们家附近布满特务,还扬言要花四十万元买闻多的头总之,气氛十分恐怖。中共地下组织和朋友都劝闻多早走学生们请他道走,以便大家掩护他美国加州大学还曾以优厚的条件请他去讲学,但是他都婉拒了,理由是我不能离开苦难的人民,昆明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做。在做出这些重大决定前,闻多都和妻子认真商量过,高孝贞深明大义,表示坚决支持......”。
3、“.....闻多对暂住闻家的学生彭兰张世英夫妇说个人要善于培植感情,无论是夫妇兄弟朋友子女,经过曲折的人生培养出来的感情,才是永远回味无穷的。他夸赞另位学生季镇淮不弃糟糠之妻,说只有对感情忠实的人,才能尝到感情的滋味,他未来的家庭定比较的,味道相当不错啊,既是恩爱夫妻,又是亲密同志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多的名言。抗战期间,闻多从个著名的诗人学者,逐步发展成为爱国民主运动奔走呼号的民主斗士,并于年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他有许多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起的战友同志,大家都尊敬他,爱戴他,他也从同志们身上得到温暖和爱。他把这种同志爱看得比对妻子家庭的爱更崇高,他曾经对自己的学生康砚说对我的家庭,我很满意,你是知道的。他指着跟前的小女儿继续说我爱他们,但这种爱不能使我满足我要求的是另种爱,如今我找到了它,那就是同志爱。啊,同志爱是人间最崇高最真挚最深刻的爱......”。
4、“.....用英文重复了句崇高的爱,随后又感慨地说这样的说法也只能近似而已。他还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整日在苦闷彷徨中,找不到适当出路,读离骚,唱满江红,也解决不了我的具体问题。在今天他沉吟了会儿又说你看到我这两年变化很大吗是的,我愉快,健康,不知疲倦,是组织的力量支持着我,生活在组织中,有种同志爱在闻多的熏陶感染之下,高孝贞也从个他生活上的至亲伴侣,逐渐成为他的同志,他的事业的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朋友们的推动书,胜似情书,字里行间渗透着闻多对妻子的颗赤诚的心。同年月,闻多到贵阳接家属,顺便在贵州中学教师暑期训练班讲学。月初全家同回到昆明。西南联大的文法学院也从蒙自搬回来了,闻多开了尔雅楚辞等课程。艰难岁月,相濡以沫经历了半年多的紧张焦虑恐惧之后,闻多家总算团圆了,但还远远没有安定下来。主要是为了躲避日机空袭,闻多在云南八年......”。
5、“.....作为主妇的高孝贞,带着了大群孩子,担惊受怕,辛苦操劳,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家庭生活最经常最巨大的威胁还是物价不断飞涨。据经济学家杨西孟统计,年教授的月薪如为三百五十元,到年,月薪加各种津贴合计,只相当于年的八元多。因此,联大教授当时都贫病交迫,破衣蔽体,食难饱腹。闻多要养活家八口,他的月薪十天八天就花完了,经常在半断炊的威胁中度日。饭碗里半月不见点荤腥,粮食不够,只好吃豆腐渣和白菜帮儿,豆腐被称为白肉,偶尔吃上点,就算改善生活。在司家营住时,村外有条小河,高孝贞常带着孩子下河捞点小鱼小虾。后来,她还开了点荒地,种上蔬菜。年冬天,书籍衣物典卖已尽,闻多无奈,脱下自己仅有的狐皮大衣,拿到寄卖行寄卖,结果自己冻得发了高烧。高孝贞又心疼又着急,流着眼泪让大儿子连夜从郊外赶进城,把大衣赎了回来。越是强个人做他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我不知道这封信写给你,有用没有......”。
6、“.....我又有什么办法儿女们又小,他们不懂,我有苦向谁说去最后说,自己就要随学校到昆明,如果你马上就发信到昆明,那样我到昆明,就可以看到你的信。不然,你就当我已经死了,以后也永远不必写信来。高孝贞本来是心疼丈夫的,以前只是怄气。现在丈夫来信,把道理讲清楚了,而且把话说到当我已经死了的程度,她心软了,马上写信,自己写,也让孩子们写,寄到昆明。闻多和联大师生二百多人,年月日离开长沙,经湘黔滇三省,行程三千三百四十二里,其中步行二千六百多里,于月日抵达昆明。当天闻多就看到妻子和孩子的信,欢喜得不得了,马上回信报告步行的经过,还说我的身体实在不坏,经过了这次锻炼以后,自然更好了。现在是满面红光,能吃有睡,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写这些,为的是让妻子放心。因校舍不够,西南联大法学院暂驻滇南蒙自。月日,闻多到蒙自,又接到妻子的四封信。月日立即回信,说到此,果有你们的信四封之多,三千余里之辛苦......”。
7、“.....于愿足矣,你说以后每星期写信来,更使我喜出望外。希望你不失信,如果你每星期真有封信来,我发誓也每星期回你封。至此,夫妻关系中段不愉快的小插曲结束,和好如初。虽然在滇南蒙中国人的家庭样,也被迫颠沛流离。这年月,北平辅仁大学聘请闻多的弟弟闻家驷任教,他即回武昌接家眷来平,高孝贞携两个大儿子随家驷回湖北探望久别的母亲。闻多则带着三个小儿女留在北平。月日卢沟桥炮声响,把他们家分隔两地,高孝贞很着急,封接封地加急电报,催丈夫不惜切,即刻带孩子们回武汉。闻多在北平也焦急万分走还是不走要走,平汉路已不通,只能辗转走别的路线,兵慌马乱,路途艰难,令人害怕如果不走,旦北平沦于日寇之手,后果不堪设想。在举棋不定心乱如麻的时候,他拿起笔来,于月日接连给妻子写信,倾吐在危难时候对妻子的思念和挚爱这时他们都出去了,我个人在屋里,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亲爱的妻。我不晓得我是这样无用的人,你去了......”。
8、“.....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我自己也样。这几天忧国忧家,然而心里最不快的,是你不在我身边。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我俩死在起。信发出后不久,闻多便毅然带着三个孩子和保姆赵妈,经津浦路匆匆回到武昌。此时,清华和北大南开都迁至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临大。闻多接到清华校长梅贻琦的信后,决定推迟按规定应享受的年休假到长沙任教。临时大学仅两个多月,战局急剧恶化,三校又奉命远迁昆明,组成路过青岛,看到我们划拳豪饮,吓得把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戴上,请求免战。年月,上海诗刊发表了闻多的长诗奇迹,徐志摩看了非常兴奋,说闻多是三年不鸣,鸣惊人,他写信给梁实秋说,此诗是他帮闻多挤出来的。原来,自从年死水诗集出版之后,闻多很久没有写诗,好像悄然从诗坛隐退。徐志摩很着急,常去信催。现在奇迹出来了,他便以为是自己的神通之效......”。
9、“.....以为这首诗是他挤出来的实际是多在这个时候在感情上吹起了点涟漪,情形并不太严重,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番折腾,写出诗来仍然是那样的回肠荡气。有人推测,这点涟漪,大概是指闻多与方令孺之间的关系。所谓诗无达诂。奇迹诗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因而诗中的奇迹究竟指什么是真理还是理想是美还是爱曾引起过种种的揣测和联想。这是首四十八行的长诗,作者描述自己直在等着,不管等到多少轮回以后终于奇迹出现了,我听见阊阖的户枢砉然响,传来甩衣裙的,那便是綷縩,那便是奇迹半启的金扉中,个戴着圆光的你,这是否就是梁实秋所说的感情上的涟漪呢读者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闻多和方令孺的来往,引起了些流言,闻豆组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真挚的。也许是远居异域的孤寂引起的思念也许是承认已婚的事实,理智战胜了感情也许两者都有。但有点是明确的闻多认识到自己和妻子都是被强迫的嫁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