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于模具结构。在本设计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杠杆式倒冲机构。图倒冲机构示意图图中,梭形杠杆安装在下模座内的空槽内,由刚性支架支撑。主动杆安装在上模,从动杆装入下模垫板内。为增加导向长度设置了导向套。冲切凸模的导向面是圆柱面,其上端是长方形弯曲凸模。凸模与杠杆用轴固定,持转动配合。导向保护套镶入凹模中对弯曲凸模进行导向。倒冲结构的复位是靠左侧弹簧的弹力来实现的。自动监测与安全保护装置多工位级进模在高速冲床上工作,它不但有自动送料装置,而且还必须在整个冲压生产过程中有防止失误的安全检测装置。因为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只要有次失误,如误进给凸模折断叠片废料堵塞等,均能使模具损坏,甚至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模具内,也可以设置在模具外。当模具在出现非正常的情况时,设置的各种检测装置传感器能迅速的把信号反馈给压力机的制动机构,立即使压力机停止运动......”。
2、“.....传感器的传感方式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本设计中采用的是接触式的导正孔检测结构。当浮动检测销由于送料失误,不能进入条料的导正孔时,便有条料推动检测销向上移动,同时推动接触销使微动开关闭合,因为微动开关是与压力机的电磁离合器是同步的,所以使电磁离合器脱开,压力机滑块停止运动。本设计中所采用的装置既可以是导正孔导正,也可以是制件本身导正。浮动检测销接触销微动开关图安全监测装置示意图第五章多工位级进模的装配模具在装配过程中,要多次把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闭合和卸下,并对有关部件进行调整。对于大型精密模具而言,由于其重大,装配时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所以,常常采用模具装配机来进行装配和翻转,装配完成后,还可以在装配机上进行试冲,检查模具的装配质量,以便进步调整各部件制件的位置,直到符合装配要求为止。模具零件的固定多工位级进模中的凸模凹模及导正销等零件......”。
3、“.....般都采用压入固定。凸模固定有台肩的圆形凸模,压入部位应有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可采用小圆角,小锥度或磨小部分直径,即压入部的前端将直径磨小,固定部分长度应大于固定板厚度左右。无台肩的成形凸模的非刃口端面四周应修成小圆角或小斜度,便于压入。当凸模或凹模压入部位不允许有圆角锥度时,可在固定板形孔的凸模或镶件压入方向修成,高度为左右的斜度作引导。压入时应对固定板及被压入零件去磁,并用显微镜查凸凹模刃口质量,清除异物,涂润滑油。压入时避免使用压力机,只能用铜锤或铜棒轻轻敲入,若过盈量较大,由装配钳工研磨后装入。凸模等工作零件压入固定孔应进行垂直度检查,压入少许时检查,压入固定长度的再作检查装配后需进行最终磨削凸模装配后,应使凸模台肩部分与固定板在同平面内。磨削时用导磁等高铁支撑,等高铁应使凸模端面离工作台面,磨削后应保持固定板厚和平行度不变。凹模固定凹模压入固定板时......”。
4、“.....使其下平面在同平面内。当凹模台肩厚度小于固定板台阶深度时,可在台阶孔中加垫片厚度为,保证下平面平齐,如果刃口与固定板上平面平齐,可不刃磨凹模刃口。当凹模台肩厚度大于固定板台肩深度时,先将凹模台肩磨去,使固定部位高度比大,再在凹模底面加与厚度相等的垫片,然后磨去凹模上平面,使凹模高度与固定板上平面致。部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模具的总装配,均需在恒温净化车间进行装配,以免杂质和温度装配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所谓部件装配,是指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的装配。在级进模中,这些部件般都由几块镶件组成,所以,他们的装配质量决定了整付模具的质量各镶件的制造质量对整付模具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装配时,应有正确的装配基准,装配基准选择时应注意,尽可能与加工时的基准重合,即选用基准面或基准孔。当板内有辅助导向时,也可用辅助导柱孔或导套作基准......”。
5、“.....且嵌入后用螺钉和销钉紧固。而小镶件不便使用销钉定位,靠互相挤压固定。镶件过松或过盈量过大,都会影响步距精度。多工位级进模的总装配多工位级进模的总装配,般都在模具装配机上完成固定调整和试冲等工序模具的装配过程装配前对外购的或自制的模架进行装配前的检查。检查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以下模座的导柱中心和凹模固定板的基准面为基准,找正下模对于凹模上圆形孔系,采用坐标镗削的方法来加工,达到保证孔距精度的目的。具体的加工工艺为下料粗精加工毛坯上下表面和凹模外形磨上下表面和定位基准面划线,坐标镗削型孔系列加工固定孔螺纹孔或过孔淬火后研磨抛光型孔对于在凹模上的非圆形孔,仍然采用与加工直通式异形凸模的方法线切割的方法来加工。在凹模上圆形孔系加工好以后,在线切割机床上进行加工。程序与加工直通式异形凸模相似,此处程序省略。其它零件的加工工艺卸料板的制造工艺卸料板加工工艺与凹模板十分类似......”。
6、“.....对于圆孔可采用车削矩形和异形孔可采用铣削或者线切割对于圆形孔系,为了保证孔距精度,般采用坐标镗削加工。凸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固定板的加工工艺与凹模板也十分类似。此处省略。第八章模具结构分析相机胶卷压簧多工位级进模本次设计任务为相机胶卷压簧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这个零件由于形状复杂,要求大批量生产而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冲制。零件上具有上下相反两个方向的弯曲,并且各型孔的孔距要求比较高。零件是由毫米厚的不锈钢板料剪裁成的条料进行冲制。根据产品的要求,考虑到冲压条件,并结合制造能力,确定了排样方案,见图。图是模具装配图略图。图模具装配略图从模具装配图中可以看出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以自动送料机构为粗定距,增设了导正钉孔的冲制。为了防止条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变形和左右倾斜,影响冲制精度。所以在每个带有弯曲工艺的工位都设有倒正钉导正......”。
7、“.....导料板就起不到导向作用,为此到第工位以后便终断,在此之后由导正钉进行条料导正定位,对条料进行导正。凹模是分段拼合结构,共分四段,每段直接用螺钉销钉紧固在下模座上。各自可以单独拆卸维修更换,增加了模具使用的总寿命。第段凹模包括了四个冲裁工位。第二段凹模包括了两个冲裁工位。第三段是第两个工位。第四段凹模是第,工位,分别对工件进行第次向下压弯和第二次向上倒向弯曲,以及最后个工位对工件的载体切断进行落料。在第工位,采用了倒冲机构。保证了弯曲的精确度,及避免了需提升过高才能正常自动送料的因素。同时保证了毛刺方向的致性。由于条料较宽,在模具内共运载个工位。为了减少条料在凹模的摩擦,采用了浮动送料。由于零件弯曲部分不影响条料送进,所以提升高度也就不大。条料自始至终以浮动送进。全部浮顶起的提升高度为毫米。本模具条料浮顶器采用了在导正钉处使用套式浮顶器的形式进行......”。
8、“.....参考文献段来根主编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王芳主编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太田哲日本主编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图解国防工业出版社姜奎华主编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冲模图册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锻压教研室黄毅宏,李明辉主编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陈秀宁,魏高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丁松聚主编冷冲模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冷压冲模结构图册四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网络课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谢辞毕业设计完成之际,在此特别感谢老师曾经给予过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老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给与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毕业设计刚拿到手时,感觉比较棘手,没有头绪。老师就帮我细细分析,弄清楚了设计的难点及要点所在,也就使我找到了设计的突破口,指明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9、“.....设计过程比较顺利。在遇到困难时,老师就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地回答我提出的任何疑问。老师严瑾的工作作风,认真地教学态度使我非常地感动,也是我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学习的榜样。在设计过程中,班级及寝室同学也给与我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也对他们表示感谢。最后,再次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置,将下模固定在模座上,复检正确后,钻铰销钉孔,打入定位销。装配上模部分。首先把凸模导正销装入固定板中,再装卸料板,注意导正销安装时每个导正销的有效直径的有效长度应严格保持致,误差不大于,否则会产生卡料或导正效果的下降。然后以上模座上的导套孔及导正销为基准面为基准,以凹模型孔位置尺寸和步距尺寸为依据,测出与凸模相应的位置尺寸,依次将各组件按相应位置尺寸和步距尺寸紧固。装卸料板弹簧等零件在上下模座安装限位柱。限位柱高度应使合模后凸模不进入凹模的形孔......”。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