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调没有人欲也就无法发现天理,因为天理寓于人欲之中,没有离开人欲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天理。船山的理欲观既反对禁欲主义或遏欲主义,又不主张纵欲主义,本质上是主张尊重每个人都共有的基本欲望,或者说给正当的欲望以合理的尊重,同时对那些非共有的非基本欲望则主张予以必要的范导和节制。这样的欲望观恰恰是近代理性主义伦理观所崇尚和追求的。船山伦理思想在义利观上既重义利之分,亦重义利之合,凸显出义利并重和以义制利的价值特质。诚如张立文先生指出‚多伦理思想家创发性学术致思和理论建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对其实际运用和不断检测的价值积淀和精神凝聚。在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只有那些既具有独特精神风骨和价值内涵,同时又发现了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借鉴性的伦理思想,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其世界意义。相当批思想家基本局限于其所生活的时代和国度,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在思想史的谱系内有所体现之外......”。
2、“.....但总有些具有深刻哲学智慧和价值洞察力的伦理思想,可以与人类道德生活的实际需要和人类伦理文明的精神建构,发生最为直接的理论关联。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明末清初王船山的伦理思想于其在世时‚声影不出林莽‛,可在年后却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船山伦理思想在砥砺志气,陶铸人格,激励人们在救世与救心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影响到国外,生发出超越时空的独特神韵和魅力。船山伦理思想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界说伦理思想的世界意义既今之通义‛,并借助‚公者重,私者轻‛分析这种不同层级‚义‛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凸显‚不以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人‛价值导向的合理性。他将‚利‛区分为‚生人之用‛的共利和‚人欲之私‛的私利,主张尊重‚生人之用‛的共利,压制‚人欲之私‛的私利,亦即在利益的追求满足和实现中......”。
3、“.....抵制那种为了己之私伤害他人利益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当王船山区分利的不同类型时,虽然使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语言,但是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与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区分‚自爱‛与‚自私自利的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萧萐父许苏民认为‚讲清了合理的自利与滞于行质而攻取相役的自私自利的区别,是王夫之的个重要思想贡献。‛萧萐父许苏民还认为,就船山‚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而言,堪比康德‚为道义而道义‛的道义论,‚而在另方面,当他强调义利统利于己归根结底对自己不利的观点时,也是合理的和正确的,又颇接近于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爱尔王船山伦理思想对世界的价值探究伦理学论文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个体的生命因此更具有率天载义体天恤道的价值意义。熊十力概括船山其学‚尊生以箴寂灭,明有以反空无,主动以起颓废,率性以情欲,论益恢宏,浸与西洋思想接近矣‛,可谓确当之论......”。
4、“.....故非主纵欲也蓋欲之不可纵,犹乎其不可遏。惟真知乎性天之道者,则无所谓纵,亦无所谓遏矣。‛船山的理欲观既不主张遏欲或禁欲,亦不主张纵欲,而是主张导欲和节欲,亦既尊重和满足正当的欲望或各得的欲望,又对那些非正当的欲望予以必要的范导和节制,使其在天理的范围内活动并接受其宰制与规约。王船山伦理思想对世界的价值探究伦理学论文。船山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人性的健康生成与人欲的正当满足和实现,内涵身心健康和谐以及普世与共享等因素,较早地认识到了‚人欲之各得‛和‚人欲之独得‛之于天理道义的意义,凸显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互尊重相互结合的伦理必要性,有着超越近代英法的功利主义论和德国的道义论,并将其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精神特质办‚思贤讲舍‛,以屈原周敦颐王夫之曾国藩为湖南精神的总代表,其中王夫之地位最尊。维新志士谭嗣同有言‚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人而已......”。
5、“.....‚衡阳王子,可谓大雅宏达者矣,而其言曰君子之立论,有不必相通而各自成道。‛其论艺绝句诗曰‚千年暗室任喧豗,汪魏龚王始是才。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声雷。‛汪魏龚王指江都汪中邵阳魏源仁和龚自珍湘潭王闿运,他们都是近代开风气的优秀人才。谭嗣同认为,如果要使中国思想文化的天地曙光再现万物复苏,那就要靠像王船山这样的南岳春雷去唤醒。谭嗣同在‚南岳声雷‛下自注曰‚国朝衡阳王子,膺百年之运,发斯道之光,出其绪余,犹当空绝千古。‛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受其师杨昌济先生影响,多次到船山学社去听讲座,并在讲堂录中抄有多处王船山语录。湖南第师范学校毕业后,毛泽东度居住在船山学社,并利用船山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为湖南培养了批志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共产主义战士。近代以来,船山伦理思想共利益评价的民本主义,是种关注和臵重民生福祉的民生主义。船山之‚公‛......”。
6、“.....公在彰显芸芸众生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它不同于西方近代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确立条鸿沟,也不是味地将个人利益凌驾于或优越于他人利益之上,而是从聚合兼顾和平等的意义上,凸显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船山的‚生民之生死‛是同其‚人欲之各得‛密切联系在起的,每个人的物质利益和欲望都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船山伦理思想十分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及操守气节的拱立,有着将志道据德与居仁由义结合起来,既推崇豪杰又渴慕圣贤的理想人格论特质。这是种既立足于现有又改造现有和超越现有的人生伦理学和价值伦理学。杨昌济从船山伦理思想中受到很大启发,总结出人应该是有理想气节和人格的社会动物。人既需要英雄豪杰的精神气质和建功立业的禀赋,也需要朝向德功言合的圣贤精神和圆满人格。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曾受老师杨在船山看来‚理尽则合人之欲......”。
7、“.....于此可见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卷,船山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思想,提出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卷,的命题,将‚各得‛的人欲纳入‚天理之大同‛的道义论谱系加以论证,从而极大地凸显了芸芸众生基本而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绝不是反天理或不道德的,极大地消解了‚禁欲主义‛伦理思想的合理性,同时又避免了类似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纵欲主义‛伦理思想的偏颇和片面性。所谓‚人欲之各得‛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欲望都能得到正当的尊重和满足,都能各得其所。‚人人之独得,即公也。‛每个人的欲望都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就是公道公义的实现,天下的公欲其实就是‚人人之独得‛的汇聚和实现。没有完全脱离‚人人之独得‛的所谓天下之公理。人们都有食色的欲望和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这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要素。精神生活及其伦理道德都是建筑于此基础之上的......”。
8、“.....皆性也理皆行属性截然对立起来,而是将其辩证统起来,认识到两者的辩证统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性。船山的理欲合性不只是理欲两种属性的和合,而且蕴含着天理寓于人欲之中,人欲之中有天理等要义,即‚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卷,。离开人欲而去抽象地论说天理,乃是佛教‚厌弃物则,而废人之大伦‛的谬说淫词,本质上是对人之正当需要的否定,含有后来戴震所言的‚以理杀人‛。王船山伦理思想对世界的价值探究伦理学论文。船山主张把珍生与务义结合起来,并认为这既是‚合天德‛亦是‚尽人道‛。‚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卷,‚存生之理‛和‚顺生之几‛包涵了‚珍生‛与‚务义‛两方面的内容,此即是‚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船山特别强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即人的独特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人有伦理道德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9、“.....亦即把讲道德发展到极致的人物。价值设定和价值准则上,凸显了‚生民之生死,公也‛卷十,和‚古今之通义‛的价值内涵,而在‚天下为公‛的价值设定中又自然而正当地肯定了芸芸众生的生存权益和利益诉求,从而使得‚公‛成为个既涵盖无数个人利益又保障个人利益的价值理念,避免了因凸显‚公‛而否定民众之‚私‛的公私对立论陷阱,也防范了那种味地尊崇个人利益而忽略‚生民之生死‛的利己主义伦理观。船山伦理思想重‚公私之辨‛,主张‚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姓之私也‛卷末,。并提出了‚公者重,私者轻‛的价值命题,倡导人们自觉地维护公利公道和公义,强调‚不以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人‛。但是,船山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强调,又有别于历史上的那种味地否定个人正当利益的整体主义或国家主义,它是种纳‚生民之生死‛于公共利益评价的民本主义......”。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