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20 18:33:40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作为历史苦难的主动偿债者和人类文明发展代价的牺牲者,他们在人类碎片化的生存境遇中,在文明灾难的废墟上对于人类文明新生和重建的追求,对人类道德责任的最后的坚守,或许无力改变什么,或许无法扫除和廓清依旧环绕着人类文明的重重雾霾,但是,他们的确用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在依旧晦暗不明的遥远的后现代地平线上给我们给人类给未来送上丝清新和聪慧的微光,盏摇曳的从黑本体论式的事先决定,而是历史性的不断生成,是人每时每刻对道德良知和道德责任的信念,是人用生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生命做出的答复就共享的引导性规范来说,现代人的真理不是梯子而是拐杖,也就是说,不是通向种绝对目的的必要手段,而是随时在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好人的路上提供建议和参考就实践智慧来说,现代人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增加道德判断力,因而也是历史性的。因此,好人不是完美的人......”

2、“.....而是以正当性本真性和善为目标,所以好人是乌托邦,是种潜能种可能性。最好的道德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是好人的世界,它是选择成为正当的人们凭着对称性互惠的纽带联系在起,朝着好人和最好的道德世界逐步转变的终极的乌托邦现实。最后,赫勒的个性伦理学是种积极的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的伦理学。赫勒强调好人存在,呼吁跟随好人的路径,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以自己的方式做个好人,实际上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反思自马斯商谈伦理也不无致之处。然而,尽管不是完全摒弃传统伦理道德构建的方式另辟蹊径,赫勒重建现代伦理道德的独特性也在与传统理论的交锋中昭然若揭。首先,赫勒的道德理论是在后现代视角下对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她的后现代视角及其后现代的伦理道德理论不是现代之后的种标签式的文化或政治思潮,而是重新认识现代的种新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把现代人和现代世界理解为具有偶然性的团可能性......”

3、“.....当前时代也不是通向那个目的的个短暂过渡。因此,赫勒的后现代理论不再崇尚理性进步观,不再迷恋目的论的历史设计,不再承诺未来,而是主张我们必须也只能立足于绝对的现在,探寻现实的人的生活意义和历史可能性,并为此时此刻的生活负责。其次,赫勒的道德理论是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理论。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道德哲学都强调人应该过良善生活,但在如何过良善生活这个问题上就分道扬镳了。不少哲学家在探寻这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成为好人,然后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个好人的过程中不断具体化不断生成的既然我们在生活中总能发现宁愿忍受不义也不践行不义的人,那么赫勒探讨现代道德重建的关键问题就变成了好人因其存在而是可能的,在现代社会里成为个好人何以可能赫勒给出的回答是在克尔凯郭尔的存在的选择理论基础上构建种个性伦理学......”

4、“.....总之,赫勒认为成为个好人就是成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守护世界的具有道德个性的人。道德个性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种固定不变的善的品质,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善良意志,而是包含了伦理和行动本身的种关乎整个生命的存在的形式。道德个性建立在存在的选择,也就是做出道德承诺的基础之上,在承担道德责任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实现。用存在主义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在个人的生活方式中从虚无向存在跃迁。赫勒重建现代道德的新意与启示赫勒通过对现代社会和时代精神以及人的境况的分析,提出了以重建对话伦理地选择我们自己意味着命定我们自己成为我们所是的好人。由此可见,存在的选择不是对种特定生活目标的选择,自我的伦理选择是存在的目的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存在的选择是不可逆转不可更改的,是对宁愿忍受不公正的结果也不愿成为导致不公正的始作俑者这普遍道德原则负责。只有通过存在的选择伦理地把自己建构为个好人......”

5、“.....无法做的事情,因为做正确的事情已经是他善的品质的必然结果。同样,依据普遍道德原则的存在的选择是种整体的选择,是人们进行生活的其他选择的基础,赋予所有后续选择以道德意义。显然,赫勒的好人概念还是道德哲学的传统意义上的正直,但她的正直无法涵盖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所有的美好品质,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善良意志这样的抽象原则,而是回到了柏拉图的宁愿忍受不义也不践行不义的观点。但是,她认为没有必要像柏拉图那样去试图论证好人为什么是正直的,因为好成了存在与虚无的中介变。我的自由是我转身的行动,是我以在实现种可能性而不是其他可能性过程中充分利用我的偶然性我的人生这种行动接受偶然性挑战的行动。那么,自由显然具有实践性。首先,通过存在的选择目的论地建构自我,将好人转变为偶然的现代人的命运。如前所述......”

6、“.....她通过与传统社会人的境况的对比得出现代人的偶然性特征。同样,赫勒也是在对传统社会人格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她的个性伦理学观点的。赫勒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个人是目的论地构成的,因为有完美的典范从上面牵引他他越是接近典范,越是接近牵引他的那种观念,他就越是变得完美和自由。那么现代人如何才能在自由的悖论中获得确定性而变得自由呢赫勒根据存在主义哲学尤其是克尔凯郭尔的存在的选择理论提出了现代人目的论地建构自我的新模式。她认为,现代人不仅是偶然的人,也是意识到自身偶然性的人。否则,首先,现代人是偶然的人,而且具有双重偶然性。方面,人出生的偶然性是种本体论事实和普遍经验。现代人和前现代人样,有可能出生在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地域种族和家庭。虽然现代人和前现代人在出生时都像是封信被扔进个邮筒之中,但是者存在本质差别。前现代人的状况是被扔进同个邮筒的信......”

7、“.....因此,被扔进这个信箱而不是扔进另外的信箱中的意外性能够很轻易地被遮蔽掉。然而,现代人身上没有写上地址他们没有目的地。因此可以说,这些信需要它们自己去确认自己的目的地。它们成为它们自己的派送员,或者其他派送员将会把它们从个地址送到另个地址,而没有个地址将成为合适的地址。这个信封是空白的。这意味着会被扔进自由或虚无之中。因此,另方面,与前现代人从出生就有贯穿生命始终的预定目的相比,现代人是生来就没有预定目的的团可能性。由此可见,只有在现代社会,也唯有现代社会,偶然性才成赫勒通过大屠杀等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现代性和现代人命运的反思谈起。她在次访谈中谈道,大屠杀的经历对她的生活和著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正是这样些想法从开始就强烈地引起我的兴趣。所以,对我而言,写作道德哲学和历史哲学就是种我作为个幸存者向那些没有能够幸存的人们偿债的方式。幸存的人不能遗忘历史,不遗忘的方式就是对历史的罪恶进行反思。谁该为罪恶负责赫勒的答案是现代文明的自我毁灭源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正如赫勒所说,不是天国降临尘世,而是尘世被变成了地狱。因此,关于欧洲陷入普遍精神危机和文化焦虑的探讨成了世纪思想家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在推动欧洲精神和人类文化反思与重建的尝试中,义特别是克尔凯郭尔的理论分析了现代人的自由。首先,自由意味着现代人是没有预定目的无依无靠的虚无。前现代社会的人从出生就有须被动接受的预定目的,因而是确定的和不自由的。现代人则因缺乏存在形式方面的确定性而是自由的。其次......”

9、“.....做出选择是他或她具有的普遍的确定性。如果个人未能选择自己,而是让他人为自己选择,那么生命就成为种走向死亡的拖延。这个人活着只是为了死亡,为了成为无。于是,自由的现代人在由他人为自己做决定的意义上是虚无。这样的人生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的犹太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的个书名来描述再恰当不过无命运的人生。最后,如果现代人不是让他人决定而是选择自我决定,他的虚无就是种积极意义上的自由,他的自由就成了存在与虚无的中介变。我的自由是我转身的行动,是我以在实现种可能性而不是其他可能性过程中充分利用我的偶然性我的人生这种,成为所是个好人。这样,好人就成了偶然的现代人的命运,而且这个命运是来自于内在的牵引,所以是宿命。选择我们自己意味着命定我们自己成为我们所是的。伦理地选择我们自己意味着命定我们自己成为我们所是的好人。由此可见,存在的选择不是对种特定生活目标的选择......”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7
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哲学探索(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7
预览结束,还剩 2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