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

格式:word 上传:2022-08-16 20:53:22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修改意见稿

1、“.....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并进而蔑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地上之城即尘世,上帝之城即天国,也就是说,在人间世界之外还有个天国存在。地上之城只能暂时维持世间的和平,人死后经过‚末日审判‛,升到天国的灵魂才能得到永生,达到至善,在末世实现永恒的和平。不仅如此,他还发展了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有通过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教会对人们进行体是自然有目的的典型例证。康德认为,有机体有其内在结构上的合目的性,它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整体而存在。在此基础上,康德继续推论,遵循整体的目的构造出来的事物,是有促使它形成的外在条件的,例如温度阳光水等。这样有机体本身不仅是各组成部分的目的,同时也是外部条件的目的,周围促使它形成的外部条件成为它外在的手段。由此,有机体和这些外在的环境之间就形成了外在的目的论关系。但康德又在判断力批判中说道‚外部的合目的性......”

2、“.....即它说或进或远的对之有促进作用的那个物的实存本身要是个自然目的。但由于那种事从来也不是能够由单纯的自然考察来决定的,这就得出相对的合目的性尽管它对自然目的给出了假设性的指示,但并未使人有权作出任何绝对目的论的判断。‛由此可见,在康德那里,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目的论只能是内在目的论。所以,康德将有机体推向整个自然界,认为自然倾向。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自然的目的论存在于个体自然本身,制造自然的本性内在于它们生产和维持的个体中,它们的操作力量不是意向性或深思熟虑,而是种复杂的预先存在的形式潜力的实现。外在目的论认为事物发展的目的在于自身之外的客观实体,它假设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例如柏拉图的‚理念‛。‚知性的对象是感性直观给出的,因而是现实的而理性的对象永远是非感性的,因而也从不会有现实性‛。判断力则是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种能力......”

3、“.....规定性的判断力遵循从普遍到特殊的原则,反思性的判断力则遵循从特殊中寻找普遍的原则。建构是知性所使用的方法。‚建构的方法是由范畴引申的经验综合的先天原理,知性运用这些原理对经验进行思维,其结果是规定了这些对象。‛范导,亦译为调节,是理性与反思判断力所使用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作为康德的理论贡献之,是建构和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城。地上之城即尘世,上帝之城即天国,也就是说,在人间世界之外还有个天国存在。地上之城只能暂时维持世间的和平,人死后经过‚末日审判‛,升到天国的灵魂才能得到永生,达到至善,在末世实现永恒的和平。不仅如此,他还发展了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有通过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教会对人们进行洗礼,人们才能得救。在奥古斯丁看来,历史的目的由上帝确定,人类的目的应视为实现上帝目的的手段......”

4、“.....而是上帝的目的的实践。‛阿奎那为上帝辩护,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个证明。依据事物的运动提出第个证明。事物处在运动之中,究其原因,必然有另事物在推动着它运动,每推动者又被其他事物所推动,由此构成运动的系列。这运动的系列最初必然有个不动的推动者,这个不动的推动者就是上帝。依据事物的动力因提出第个证明。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事物是自身的动力因。每个事物都的重要性。与古希腊的自然目的论和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不同,康德和黑格尔目的论的落脚点前所未有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价值,使其在目的论的思想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参考文献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

5、“.....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北京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英罗素西方哲学自然目的论和神学目的论分别代表循环周期论和末世论两种不同的历史时间观念。而自然目的论向神学目的论的发展是必然结果,因为‚至少目的论的解释,它通常总是很快地到达个创世主,或者至少是个设计者,而这位创世主的目的就体现在自然的过程之中‛。虽然学界对神学目的论持批判态度,但它在历史上仍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就它借助于个绝对开端和绝对终点的联系来说,它打破了古希腊的历史循环论观点,引入了线性时间观,使得历史第次作为有始有终的整体出现......”

6、“.....未来是个确定的目标和种最终的实现在时间上的视域。把历史描述为朝着尘世内部的实现的种虽然从未完结,但却是合理安排的进步,所有这些现代尝试都是以这种神学救世史的图式建立起来的。‛在这意义上,洛维特认为基督神学的目的论为之后马克思的历史目的奠定了基础,近代历史哲学的思想架构取自基督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就是让绝对精神概念流动起来。否定辩证法的过程即绝对精神通过中介扬弃本身,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黑格尔曾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绝对精神是它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它设定自己的终结之处做自己的发展目标,却又由终结之处开始自己发展过程的开端。它从来没有停止运动,直在前进着。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前进的,越发展越接近自己本质的实现。其实,在绝对精神扬弃自身的过程中,就已暗含了内在的目的论思想。辩证法的逻辑结构把否定作为自我实现过程的中介......”

7、“.....当达到否定之否定这个肯定的结果时,目的也就实现了。黑格尔把历史也看作是概念的发展史。邓晓芒在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书中说道‚只有在本质中,否定或否定之否定才显露出必然性,而只有从本质进入到概念,它才进步表明自己是条内在必然的原则‛。这原则就是自由,自由是绝对精神的内在目的和本质性特征。对黑格尔而言,世。例如,要知道锤子是什么,你需要知道锤打房屋建造等的目的,并进步知道房屋的目的,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直到你到达个最终的目的,而作为柏拉图最高理念的善就是系列这种目的论解释的终点。黑格尔的目的论原则是通过否定的辩证法得到确证的。他为精神的发展找到了种全新的方法和道路,即否定性的辩证法。马克思就曾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定义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换言之,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在于对否定的辩证理解。黑格尔的否定不是外在的否定,而是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

8、“.....黑格尔认为万物都具有自否定性,同时否定的自否定性使自己成为否定之否定。在第步中,否定即肯定的自否定。在第步中,否定之否定即否定自身的自否定,在这里,它又被当作种肯定的东西,这个肯定的结果是在更高层次上向原来肯定的回复。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看似是两个东西,但在本体上却是个东西,也就是说,最终它又回否定即肯定的自否定。在第步中,否定之否定即否定自身的自否定,在这里,它又被当作种肯定的东西,这个肯定的结果是在更高层次上向原来肯定的回复。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看似是两个东西,但在本体上却是个东西,也就是说,最终它又回到了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否定作为中介环节,在后种返回自身的过程中,使自己达到了最高的形式。当然,否定之否定并不仅仅是结果,它还为进步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新的开端。‚它既是直接性,又是中介因为它不是个静止的第个,而正是以自身为中介的运动和活动那样的统......”

9、“.....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被看作种方法,而是被看作事物自身的种运动。他的否定是包含着具体内容的,即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反思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黑格尔看来,万事万物都包含着否定性就意味着自身的瓦解,但唯有精神的力量是在死亡中还保持生命,变成他物仍然还在自身之中的。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设想出两种形式的历史目的论。种是以康德为代表的范导性的历史目的论,另种则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建构性的历史目的论。康德的目的論作为范导原则,不仅在自然领域和道德领域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将这两大领域联结起来,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调和。黑格尔建构性的历史目的论则强调人绝对精神的重要性。与古希腊的自然目的论和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不同,康德和黑格尔目的论的落脚点前所未有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价值,使其在目的论的思想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参考文献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卷贺麟,王太庆......”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4
从古希腊到黑格尔(论文原稿).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4
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 内容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