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审计组出具正式的财务审计报告,并报国资委国资委出具正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企业并抄送被审计人。第十条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国资委根据审计报告,向被审计企业下达审计处理意见。第十条为改进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后,审计项目组应当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将工作总结及时提交国资委。第十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项目组应当按照有关工作分工和审计档案管理规定,整理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档案移交国资委和明确配合机构保管。应当明确由配合机构负责保管的资料有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及征求意见稿有关意见反馈有关审计问题的请示和报告等资料。应当移交国资委保间各年度审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会计账项调整表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等......”。
2、“.....利用财务审计组审定的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实施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议后形成的关于企业整体绩效状况的阶段性工作报告。绩效评价报告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内部的分析报告。第十条绩效评价报告应由标题正文附件签章报告日期等基本要素组成。标题。标题中应当明确企业名称和报告性质。报告正文。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重点分析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发展能力等方面财务指标和评价得分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负责人任期在发展战略规划改革改组改制生产经营成果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主要业绩结合专家评议结果,形成对企业综合绩效状况的评价结论。附件。般应包括企业绩效评价计分表采用的评价标准值评价调整情况表等。签章。由绩效评价组组长签章。报告日期。指完成评充分利用企业近期内部与外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效率......”。
3、“.....应当对被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及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适当评估,以合理确信内部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在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审计成果时,必须采用定的审计程序进行适当的审计评估,以合理确信所引用的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在审计企业资产状况时,可以借鉴相关年度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成果。当审计结果与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结论不致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利用被审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成果时,对于已经办结的案件,可以在给予必要审计关注的基础上直接利用纪检监察工作成果对于正在办理的案件,应当注意与被审计企业及有关部门的纪检监察机构相互沟通配合。第章工作组织第条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当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国资委管理权限范围内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
4、“.....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根据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号,制定本实施细则。第条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适应出资人监督工作需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监督,建立与完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认定制度,客观评价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为企业负责人的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第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任务财务基础审计。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资产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大经营决策等情况进行审计,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绩效评价。在财务基础审计的基础上,采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从企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全文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第十条对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企业的不良资产审计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待处理资产净损失,重点审查任期末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真实性合规性长期积压商品物资,重点审查任期末积压年或个经营周期以上但尚未丧失使用价值的商品物资不良投资,重点审查由于被投资企业或项目濒临破产倒闭发生长期亏损般指连续年以上等原因造成难以收回的投资等,包括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年以上应收款项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处于对外经济担保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状态下的资产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潜亏,重点审查企业未足额计提或者摊销的成本费用挂账,重点审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或者政策性等因素形成的,并经财务认定和记录......”。
6、“.....重点审查因经营活动因素产生的累计未弥补亏损总额关停并转企业和未纳入财务决算范围企业的不良资产修改和补充,保证审计计划的严肃性和落到实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应对各个层次的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审计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审计人员应完成的程序目标及重要性关联方交易及非货币易等容易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事项。,及时做好有关记录。审计结论和报告质量控制。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全文。附件。附件包括审定的任职期间各年度审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会计账项调整表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等。第十条绩效评价报告是由绩效评价组结合前期了解掌握的企业有关情况,利用财务审计组审定的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实施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议后形成的关于企业整体绩效状况的阶段性工作报告。绩效评价报告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内部的分析报告......”。
7、“.....标题。标题中应当明确企业名称和报告性质。报告正文。对照行业评价标准值,重点分析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任职期间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资产质量审计经营成果审计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审计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等内容。第十条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根据国家统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了解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收支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账实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判断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检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应特别关注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应付工资等科目,以及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第十条任职期间资产质量审计。结合内控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查实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实际质量状况......”。
8、“.....特别是任职期间不良资产的变动情况,审计确认任职期初到任职期末各年的不良资产总额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及任期内消化不良资产的情况。本实施细则所称不良资产是指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和企业尚未条在对企业不良资产审计中,还应当关注以下情况审计分析企业清产核资结果是否如实披露。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未披露的损失除政策性原因允许企业暂不处理的损失外,般视同为清产核资后企业负责人任期的不良资产损失主要为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业绩,结合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战略等,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并明确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结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审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附件。主要包括财务审计报告,绩效评价报告企业及负责人反馈意见如审计人员认为有必要,可以提出审计建议或者管理建议等......”。
9、“.....内容清晰,业绩要讲透,问题要讲准,责任要讲清报告应当语言严谨精练论述清楚篇幅般应控制在万字以内。第章质量控制第十条审计项目组的质量控制主实际质量状况。重点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资产质量变动情况,特别是任职期间不良资产的变动情况,审计确认任职期初到任职期末各年的不良资产总额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及任期内消化不良资产的情况。本实施细则所称不良资产是指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和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第十条对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企业的不良资产审计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待处理资产净损失,重点审查任期末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真实性合规性长期积压商品物资......”。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