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文库

返回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格式:word 上传:2022-06-26 16:45:41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修改意见稿

1、“.....但后来其他侦查机关又另案侦查并根据其他线索查实而追诉该嫌疑人的情况如何处理。笔者认为,这并非个严格意义上的关于自首的理论探讨,而更多的是对种实然的司法现象的权衡取舍。如果是在判决确定之后甚至是刑罚执行完毕之后侦查机关才查实的,将导致被告人丧失数罪并罚的机会而单独定罪量刑,可能产生更重的刑期总和执行的刑期可能超过年,或者失去被认定为自首的机会侦查机关后来依据其他线索查实而将该嫌疑人挡获的往往不予认定自首,甚至失去从生命刑减轻为自由刑的机会而永远丧失自首利益。例如嫌疑人高因盗窃罪被侦查机关机关挡获之后,交代了年月可能因为间隔时间过长或者作案次数过多仅记得大概时间段伙同杨可能是个确定的人,也可能挡获,嫌疑人高才知道当时混乱中杨刺杀被害人刀,逃离现场之后被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公诉机关认为嫌疑人高当初并未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如具体作案时间地点刺死被害人的情节以及同案犯的具体情况......”

2、“.....故不能认定为自首。笔者认为,嫌疑人主观上有主动认罪的意图,客观上也做了定的主动交代,即使因为不够详尽或者侦查机关的侦查不力而没有及时查实,也不能否认其如实供述的积极意义,只要其并非刻意隐瞒重要情节,就应构成自首,若是被告人做了详细的交代而公安机关不积极查实的,就更应认定为自首,不能将侦查机关侦查不力的消极后果由嫌疑人承担。嫌疑人经侦查机关非正式程序通知后到案的性质认定侦查机关口头传唤或者通过他人带话或者打电话等非正式程序通知被告人到侦查机关协助调查,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此种情形下,笔者认为,自动投案的时间界点是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口头传求亲友陪同或者送交侦查机关投案则显属苛求,如果嫌疑人没有拒捕行为且被挡获后能够如实供述的,亲友的行为实际上可视为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情形,只是因为客观原因使送的方式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

3、“.....受侦查机关自身原因影响之认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有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但法律毕竟是由人来具体执行的,加上侦查机关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侦查人员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因办案条件或能力有限或消极怠工而导致的些侦查不力,这其中也存在些涉及嫌疑人是否构成自首的情况。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其他侦查机关又另案侦查并根据其他线索查实而追诉该嫌疑人的性质认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而侦查机关因种种原因暂时未能查实甚至是消极未查实,但后来其他侦查机关又另同案犯分别挡获后分别讯问的,如果分别都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即使嫌疑人先后供述的时间不同,其所交代的犯罪事实般也不会被认为是侦查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行为而否定其自首行为......”

4、“.....实践中有人认为,最先交代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认定为自首,后交代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因为后者交代时侦查机关已经通过前者掌握了其犯罪行为,这种观点实际上仅仅依据侦查机关的讯问顺序而非嫌疑人的主观认罪态度来判定自首问题。笔者认为,侦查机关的讯问顺序有时虽是为了侦查需要刻意安排的,但更多时候具有随机性,如果嫌疑人是几乎同时或者短暂间隔先后主动交代与侦查机关已经掌握的犯罪不同种的其他罪行的,般还是应该都认定为自首。但是如果后来交代的人并非出于主动,甚至是已经先对其进行过讯问而拒不供述,侦查机关通过对其他人的讯问已经了解到后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报案后,并非出于嫌疑人本人意愿,甚至遭到其反抗的情况下,将其送往公安机关投案的,尤其是有些亲友并非直系血亲而是姻亲或者同嫌疑人并不密切的其他亲友关系......”

5、“.....如果认定自首可能会遭到这些亲友的激烈反对,这种情况下是否认定自首则需从立法原意上推究,之所以将亲友陪同送交投案视为自动投案,是认为亲友显然是从挽救教育帮助嫌疑人的目的出发,希望让其得到法律的肯定评价,此时的亲友实际上已被视为嫌疑人法律利益的共同体,前面提到的亲友送交投案则并非出于为嫌疑人利益的目的,故不宜认定为嫌疑人的自动投案,而宜视为群众扭送行为。对交代的同种罪行的性质认定由于我国刑法对同种数罪般不并罚,如果对交代的同种罪行认定为自首将导致定罪量刑上出现困难。但是对同种罪行的如实供述实际上完全符合自首的其他条件,不能仅仅因为司法实践的操作困难等问题而简单否定嫌疑人自首的意义。因此解释明确规定可以酌情从轻处,此时对侦查机关的理解掌握应该是个概括性泛指的概念,发布通缉令的侦查机关所掌握的罪行应该视为所有侦查机关都已经掌握,嫌疑人如果是因为犯罪行为被异地侦查机关抓获的......”

6、“.....侦查机关般都会上网核对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其罪行早晚会被发现,嫌疑人的供述往往不具有主动性,而是在自知无法逃脱的情况下的被迫交代,故般不应认定为嫌疑人所交代的情节属于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形。但是如果通缉信息不是足够明确,比如真名不确定照片不够清晰没有指纹或者信息可供确定嫌疑人身份的,除非嫌疑人的主动如实供述,侦查机关将不能确定在案的嫌疑人即为网上被通缉者,这种情况下侦查机关所掌握的信息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嫌疑人的主动如实供述的犯罪事实仍然应该认定为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如果嫌疑人只是因为般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挡获后主动如实供述被通缉罪行的,或者是仅因形迹可疑而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该是公开而非秘密的,尤其是刑事法律有别于些专业性较强的法律,关乎每个人的人身利益,其公开不仅仅限于公布,还要以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形式予以公布,法律要想得到更好的遵守......”

7、“.....普通老百姓并不熟悉法律的具体规定和细微差别,其行为往往是受到种朴素的自然法思想的指引,他们无法理解陪同送交投案和带领抓获之间在法律上居然会存在这样质的差别第,正如前述普通老百姓会存在困惑样,在审判实践中不同的法官对该规定也容易出现不同的理解,往往想当然的认为这也是自首的种表现形式而忽略了法律的细微差别,造成控辩双方甚至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出现不同的认识。容易引起争议的是,有些家庭内部矛盾激化导致的刑事案件,嫌疑人的亲友往往同时也是被害人的亲友,此时的陪同或者送交投案究竟是作为群众扭送还是作为亲友协助投案自首值得考究。陪同投案往往是经过规劝取得嫌疑人同意的,这种情况下视为自首应该容易被接受,但有时在亲友主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炫耀的目的将作案的情况告知侦查机关被害人家属或者其他群众,尔后自杀的,则不宜认为其属于认罪悔罪表现......”

8、“.....则不宜认定自首。但如果被告人亲友得知后将其送往侦查机关,其没有反抗,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的,可以视为亲友陪同投案因而构成自首。类似情况还有嫌疑人作案后自杀,其亲友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并报警,侦查机关在医院将其挡获的,在这种情况下,嫌疑人往往暂时已不能或者不宜自由行动,仍然要求亲友陪同或者送交侦查机关投案则显属苛求,如果嫌疑人没有拒捕行为且被挡获后能够如实供述的,亲友的行为实际上可视为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情形,只是因为客观原因使送的方式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仍然可以视为投案自首。受侦查机关自身原因影响之认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有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式程序通知后到案的性质认定侦查机关口头传唤或者通过他人带话或者打电话等非正式程序通知被告人到侦查机关协助调查,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此种情形下......”

9、“.....口头传唤并非强制措施,协助调查也非讯问,实践中有时认定侦查机关究竟是作为针对嫌疑人进行的讯问还是为了调查取证而进行的询问,往往所依据的是问话笔录所载的系询问笔录还是讯问笔录,侦查机关往往仅以个简单的关于问话之前是否已经掌握嫌疑人犯罪事实的情况说明来确定嫌疑人是否构成自首。这种随意的侦查方式显然违背了法律的确定性的需要,也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不能因为侦查机关问话方式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需要严格规范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如果没有正式手续而对嫌疑人进行问话的,就应该做出对嫌疑人有利的认定,视为般的调查询问而非讯问。当然,如果侦查机关在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之后为了便于将其顺利抓获据。但法律毕竟是由人来具体执行的,加上侦查机关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侦查人员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因办案条件或能力有限或消极怠工而导致的些侦查不力......”

下一篇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
1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2)
2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3)
3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4)
4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5)
5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6)
6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7)
7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8)
8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9)
9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0)
10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1)
11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2)
12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3)
13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4)
14 页 / 共 17
-法律论文:自首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doc预览图(15)
15 页 / 共 17
预览结束,还剩 2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温馨提示 电脑下载 投诉举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word文档,建议你点击DOC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

搜索

客服

足迹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