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外,道岔两侧应加密测量基标,基标以站场控制桩为基准,先设放道岔两端的基标,中间用全站仪加密,基标高程自水平基点引至,按精密水平测量的要求。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第次精调在竖向调整支撑系统和横向调整固定系统安装完成后,道岔进行第次精调。采用高精度水平仪全站仪保证精调的精度。并进行以下各项调整水平调整。用高精度水平仪对道岔轨面逐点测量,确定轨面标高调整值,调整支撑丝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水平调整后,要求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中线调整。从线路中线控制桩引至,全站仪测量控制,调整侧向支撑丝杆,使道岔对中,再从道岔两侧加密测量基标拉钢弦线复核轨道中线,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第次精调然后再调整轨距及支距。调整尖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使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调整尖轨和可动心轨辙叉工作边的直线度,曲线尖轨圆顺......”。
2、“.....使所有设计允许偏差值不超出上述规定范围。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第二次精调第二次精调主要是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调试及工电联调。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工务和电务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进行道岔工电联调及定位。为防止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受损并为混凝土浇筑提供作业空间,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岔系统工电联调结束后拆除。拆除后,应再次检测道岔几何形位,复测线路标高方向,对因拆除作业产生的偏移及时调整复位,精细调整道短心轨间间隔铁螺栓副进行复紧,螺栓扭矩按照道岔产品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执行。道岔精调到位后,各检查项点指标不得超过铺设验收基本项点的允许偏差,铺设静态直向平顺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道岔侧股和导曲线实施锁定措施。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三焊联锁定混凝土道床板完成浇筑,经过三次调整,道岔无论轨面标高道岔中心线位置支距几何状态密贴间隔以及工电联调后电务转换设备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则进行最终焊联锁定,如果道岔铺设时的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先放散应力......”。
3、“.....铺设轨温和锁定轨温设计锁定轨温称为中和温度,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设计锁定轨温上限和下限。施工锁定轨温为长轨条的始端和终端铺入承轨槽分别测得轨温平均值作为施工锁定轨温,若长轨条的始端和终端铺入承轨槽时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则应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无缝线路处于零应力状态测定的轨温称为实际锁定轨温。无缝道岔旦铺设不易自由伸缩,因此不仅应严格控制锁定轨温焊联时轨温,而且还应控制铺设轨温,使无缝道岔运营不超出允许温升和允许温降。道岔铺设轨温和锁定轨温规范规定应在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和锁定。铺设后,及时测量铺设轨温锁定轨温和岔首岔尾轨缝,并作纵向位移观测标记,若遇以下情况,道岔焊联前进行应力调整或应力放散铺设锁定轨温均超出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应进行应力放散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铺设,但锁定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应根据轨温高低及测得的纵向位移和轨缝,决定应力放散或调整。道岔铺设几何状态允许偏差序号顶目设计速度高低弦轨向弦轨距水平扭曲基长......”。
4、“.....道岔咽喉位置不应改变基本轨应力放散必须达到匀淮够以单组道岔长度为应力放散单元,将位移量尽可能控制在左右辙叉扣件不拆卸,位置不动与尖轨相邻的基本轨应卸除铁垫板上的固螺栓,使垫板与钢轨同位移,应力放散完成后再复位用两块聚四氟乙烯板替代滚简钩锁器的螺栓应拆除曲基本轨张拉后,曲线正矢改变,可用改道器整正正矢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养生结束后,应按照设计图,重新安装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进行第二次道岔系统工电联调检测。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道岔电务转换设备调试技术道岔转辙机等电务转换设备安装前,应对电气机械性能进行测试,满足设备设计性能指标后,方可安装。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应严格按照设计图安装。安装时,以垂直于道岔直股基本轨定位,在各牵引点分别安装转换装置和锁闭装置。以各牵引点动程控制,调整连接杆件定位。各部螺栓应紧固,开口销应齐全。各部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电动转辙机通电后,检测各牵引点动程和牵引力,检查转换机构工作状态......”。
5、“.....分别调试到位。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道岔工电联调技术电务转换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工务和电务技术人员配合进行道岔工电联调及定位。配合电务转换设备调试,进行道岔调整。局部细调轨距支距及轨向调整,重点对尖轨和可动心轨密贴段检查调整,使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密贴调整应与电务转换设备调整同步进行,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经工电联调后,电务转换设备达到可动机构在转动过程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卡阻现象。锁闭装置正确锁闭表示正确。轨距方向密贴和间隔等项检测达到设计要求。道岔系统工电联调检测过程中,应对转换装置锁闭装置工作性能检测值和道岔轨距方向密贴和间隔等几何尺寸检测值进行详细记录。道岔系统工电联调到位后,应作出定位标记。道岔电务转换设备在道岔系统工电联调结束后应拆除。拆除前,须作好定位标记。拆除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设备损坏。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第三次精调混凝土道床浇筑施工前,进行第三次精调......”。
6、“.....根据轨检小车检测资料确定精调数值。随轨检小车移动,根据检测回馈数值逐点对道岔水平方向进行微调定位。调整支撑螺杆高度精调起平道岔。道岔高低水平不超过设计限值。滑床台板坐实坐平,垫板与台板的间隙不超标。调整侧向支撑丝杆,对道岔方向超限点作局部精调。使直线尖轨工作边的直线符合规定曲线尖轨圆顺平滑无硬弯可动心轨辙叉直股工作边直线度符合规定曲股工作边曲线段应圆顺。调整轨距支距。使尖轨跟端起始固定位置支距尖轨跟端支距和导曲线支距包括尖轨密贴段以后跟端以前范围允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调整尖轨可动心轨密贴和顶铁间隙。保证密贴段密贴良好间隙值不超限。整组道岔调试完毕应对弹条螺栓岔枕螺栓副限位器螺栓翼轨间间隔铁螺栓副照在阴天和晚上观测,避免强光和减少干扰。测量过程中随时检查控制点有无松动现象。测量过程中尽量避免对讲机和手机信号对仪器的干扰。认真检查每点的精度,如出现超限的情况要分析原因并对测量有问题的站点重测,确保点位的准确性及精度......”。
7、“.....控制点放样,利用全站仪每精确放样出道床板边线控制点。.轨枕铺设采用散枕机沿轨道铺设方向纵向铺设。保证轨枕间距为。每间隔根轨枕在外侧进行编号。每散布组轨枕均应于现场标注的纵向控制线进行次对比,以控制散枕的纵向累计误差。施工作业工序三,安装工具轨及轨排组装.工具轨采用.不同长度,有利于调整钢轨安装位置。.利用公铁两用随车吊,将工具轨吊放到轨枕上。工具轨的轨端伸出轨枕边缘距离不能超过轨枕间距的。两根钢轨的端部接缝应基本对齐,轨缝最大,最小.。.使用双头内燃机扭矩扳手组装轨排,扣件螺栓扭矩按设计要求控制在左右。.安装工具轨过程中应逐根用丁字尺检查轨枕与钢轨的垂直度,以保证正确的轨距。施工作业工序四,轨道粗调轨道粗调采用粗调机与全站仪器共同作业,使轨排初步定位。.粗调机定位工作前先将新线参数及Ⅲ点数据输入粗调机匹配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好工具轨和螺杆调节器脱轨板后,粗调机沿工具轨自行驶入,各粗调单元均匀分布在工具轨上。.准备粗调放下两侧辅助支撑边轮,支撑在底座顶面上......”。
8、“.....夹紧钢轨。.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测量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测站附近个Ⅲ基准控制点,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施工作业工序四,轨道粗调.测量传输数据依次遥控打开每个粗调单元顶部的棱镜,全站仪自动搜索测量计算得出的轨道的数据计算出每个调整单元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进行水平垂直超高位置的调节。.确认测量结果重复测量,确认轨排定位。经粗调后轨排轨顶标高允许偏差为,中线位置偏差在以内。.安装螺杆完成轨道粗调后,安装调节器螺杆。根据超高的不同选择螺杆调节器托盘的倾斜插孔。采用电动扳手拧紧调节螺杆或徒手拧至螺杆接触地面,超高段需要使用扭矩扳手旋转度消除空隙,使螺杆底部略有受力,直线段用手拧紧即可。施工作业工序四,轨道粗调.轨距控制粗调机粗调后,为检验粗调效果及轨距尺寸,进行复检,重新确定轨排在粗调机作用下及螺杆支撑体系作用下的变化。粗调后轨距误差应在以内,如出现大于的误差,应在钢轨上加设轨距撑杆,将轨距调整到对轨枕四周及螺杆四周进行二次压光。施工作业八......”。
9、“.....浇筑约.后,逆时针旋转调节器螺杆,拧松圈,通过检测,这时轨距可增大在混凝土浇筑.,拧松全部扣件,通过检测,这阶段轨距可增大。此项作业防止双块式轨枕与混凝土道床间产生裂纹。施工作业九,混凝土养护当日浇筑完成的道床,应立即用养护棚罩进行遮盖养护,必要时可在养护棚罩内进行混凝土收面,避免暴晒和强风引起的混凝土表面快速失水,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现象的发生,先浇筑的混凝土养护,采用土工布洒水覆盖进行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天,超高地段道床板应在超高侧布设根按照开孔尺寸间距的塑料水管,通过连通布设在线路防撞外侧的储水灌,确保混凝土表面直处于饱水状态。施工作业十,轨道复测在道床板浇筑完成后,可利用工具轨对轨道状态进行抽检,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是否存在问题,工具轨抽检数据不能做为最终长轨调整数据和轨道静态验收数据,只能作为施工中的参考数据,及时修正施工方法。在施工完成后,曾用工具轨对部分轨道精度进行了复测。无碴轨道无缝道岔铺设高速铁路无碴轨道上的无缝道岔的施工......”。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