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温湿度的设计》修改意见稿
1、“.....由单片机的定时器产生固定时间,计数器计数脉冲后对数据处理来得到湿度值。赋初值开中断时间送给启动定时器计数器读频率值取显示数据设置定时器计数器频率到之间频率小频率大于开始置位置位图湿度设计流程第五章调试延时调试对于设计温湿度检测的中的延时首先要求的挺严格,因为时间较短,所以要控制好延时时间,这就要在程序中做好延时的调试,保证时间准确。首先在初始化的时候总线在置的时候要求要延时到之间,所以要控制好延时在这段之间。首先在初始化置与置之间设置断点。如下图调试图断点运行到这里的时间可以通过左边的观察到,在运行下如下图所示。图断点这段运行过后的时间为,将这两段时间相减得出的即为延时所需时间。延时大概为,在到之间符合要求。读温度调试要观察温度的变化,在位置设置断点,如下图所示,并通过下方的监测值窗口观察值的变化。图观察温度读取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高位低位......”。
2、“.....转化为十进制位。温度值应该是度。温度如下图所示的位度。图联机调试显示结果湿度调试图湿度观察设置断点在写在屏幕结束的位置观察下方的窗口,显示为化为湿度为,经过处理得如下图显示出来的图联机湿度观察显示湿度为与中调试窗口观察到的结果运算出来的样。说明没有。的调试设置断点使的第行第个位置显示观察结果。首先在主函数中设置断点如下图所示的位置图调试从上图观察到的结果为为,即为,从数组中调用的显示为,对应的液晶使用指导中的结果为显示大写的,即下图显示的结果。总调试图中显示图总调试总调试如下图第六章结论图总调试此次课程设计中我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从设计电路图,选择元器件,使用,其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我没有气馁,没有退缩,积极向同学请教,并且遍又遍的重复实践,直到期望的结果实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3、“.....这短短月的实践,我感觉到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仍有定的差距。有的知识,自己感觉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有问题出现了。我还遇到了不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这让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学习,觉得这与自己当时不注意实验课是分不开的。通过这次电子系统设计,我们掌握了设计个数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实际解决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电子设计的成功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次实习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头疼也是收获最大的次实习。设计是我们将来必需的专业技能,这次恰恰提供我们个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机会。从到课本网络中查找资料到电路的设计,都对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次检验。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
4、“.....特别有趣,培养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要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这样才能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致谢感谢我的小组成员们,在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下,终于解决了我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让我进步的把为掌握的知识系统化,他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不断成长。在此很感谢他们,通过这次的设计使我认识到我对单片机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太少了,对于书本上的。很多知识还不能灵活运用,有很多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在等着我去学习,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弥补我所缺少的知识。本次的设计使我从中学到了些很重要的东西,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旦转到实际操作中,变的无法适应用突然所以最重要的那就是如何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怎样将我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以后的工作中去。让理论知识变为实践的开拓先锋。在大学的课堂的学习只是在给我们灌输专业知识......”。
5、“.....让理论知识服务于我的实际操作,此次的电子时钟设计给我奠定了个实践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得以实现。参考资料张迎新等编著单片机初级教程单片机基础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阎石编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蔡明文冯先成主编单片机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陈明萤编著微秒延时初始化大概微秒延时大概微秒写时序读时序读温度中断湿度传感器频率采集及转换模块......”。
6、“.....初始化设置为位并行,显示行,点阵显示设置显示开无光标光标不闪烁清屏指令写指令写数据二,方案虽然满足精度及测量湿度范围的要求,但其只限于定范围内使用时具有局限性。而且还不具备在本设计系统中对温度的要求,因此,我们选择方案二来作为本设计的湿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案采用作为主控制器控制外围电路进行,时钟控制温度测量湿度测量数据处理。此方案逻辑电路复杂,功耗高,主控制器对数据处理灵活性较低。而且采用价格较贵。方案二基于系列单片机来实现。目前单片机技术比较成熟,功能也比较强大,此方案的系统设计结构图如图所示。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和设计思路,确定该系统的系统设计结构图。硬件电路主要由微处理控制器单元复位电路晶振电路温度测量模块湿度测量模块液晶模块和电源构成。此系统硬件简洁......”。
7、“.....控制多个硬件电路的执行因此系统控制灵活,能很好地满足本题的基本要求和扩展要求。而且编程灵活调试方便。从这两种电路设计方案的比较而言,利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外围电路编写软件程序来设计温湿度的测量显示,简单灵活,而且可扩展各种功能,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体现了现代计算机工具的方便简捷准确性。故采用第二种方案。显示方案方案元器件液晶显示器。选用液晶显示器可以清楚的将温度和湿度显示出来,效果比较好。第行显示温度,第二行显示湿度。液晶显示器是块价廉物美的器件,其体积小,控制简单,使用方便。它能显示行列的数字或英文信息,另外连接它的线很少,只要根数据线和根控制线,这样给使用带来很大的方便,节约单片机口。方案二数码管显示。数码管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但其显示信息简单有限,并且需要较高的驱动能力,功耗高,人机交互功能差,较难控制。综合比较方案和方案二......”。
8、“.....并且价格也很合理,显示效果比较好。第三章硬件设计方案总方案图图液晶设计需要的元器件液晶显示器,处理器,温度监测器,替代品脉冲发生器,效果和湿度监测的设计是差不多的。主控制芯片管脚说明供电电压。接地。口口为个位漏级开路双向口,每脚可吸收门电流。当口的管脚第次写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编程时,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进行校验时,输出原码,此时外部必须被拉高。口口是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位双向口,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门电流。口管脚写入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编程和校验时,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口口为个内部上拉电阻的位双向口,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个门电流,当口被写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
9、“.....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口在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口口管脚是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口,可接收输出个门电流。当口写入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口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处理器液晶显示温度湿度图总方案图数字温度计采用了,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采用的是外部独立电源供电且只接只。直接与单片机口连接,将采集过来的数字信号直接处理。是这样测温的用个高温度系数的振荡器确定个门周期,内部计数器在这个门周期内对个低温度系数的振荡器的脉冲进行计数来得到温度值。计数器预置到对应于度的个值......”。
温馨提示:手指轻点页面,可唤醒全屏阅读模式,左右滑动可以翻页。
第 1 页 / 共 36 页
第 2 页 / 共 36 页
第 3 页 / 共 36 页
第 4 页 / 共 36 页
第 5 页 / 共 36 页
第 6 页 / 共 36 页
第 7 页 / 共 36 页
第 8 页 / 共 36 页
第 9 页 / 共 36 页
第 10 页 / 共 36 页
第 11 页 / 共 36 页
第 12 页 / 共 36 页
第 13 页 / 共 36 页
第 14 页 / 共 36 页
第 15 页 / 共 36 页
预览结束,还剩
21 页未读
阅读全文需用电脑访问
1、手机端页面文档仅支持阅读 15 页,超过 15 页的文档需使用电脑才能全文阅读。
2、下载的内容跟在线预览是一致的,下载后除PDF外均可任意编辑、修改。
3、所有文档均不包含其他附件,文中所提的附件、附录,在线看不到的下载也不会有。
1、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