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安装将液压泵和与之相联接的油管放在液压油箱内,这种结构型式紧凑美观,同时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能保证,吸油条件好,漏油可直接回液压油箱,并节省占地面积。但安装维修不方便,散热条件不好。.卧式安装液压泵及管道都安装在液压油箱外面,安装维修方便,散热条件好,但有时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不易保证。考虑到维修,散热等方面的要求。本设计中采用卧式联接。.液压油箱的设计液压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液压油箱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影响散热的条件很多,通常按压力范围来考虑。液压油箱的有效容量可概略地确定为系统类型低压系统中压系统中高压或大功率系统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的,所以此系统属于中高压系统.式中液压油箱有效容量液压泵额定流量。参照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中高压机械的油箱容积通常取为每分钟流量的倍。即取应当注意设备停止运转后,设备中的那部分油液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回液压油箱。为了防止液压油从油箱中溢出,油箱中的液压油位不能太高,般不应超过液压油箱高度的。所以,实际油箱的体积为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设计液压油箱的有效面积确定后,需设计液压油箱的外形尺寸,般设计尺寸比长宽高为。但有时为了提高冷却效率,在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时,可将液压油箱的容量予以增大,本设计中的油箱根据液压泵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的需要以及安装其它液压元件需要,选择长为,宽为,高为。液压油箱的结构设计般的开式油箱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大型的油箱则是用型钢作为骨架的,再在外表焊接钢板。油箱的形状般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为了便于清洗油箱内壁及箱内滤油器,油箱盖板般都是可拆装的。设计油箱时应考虑的几点要求.壁板壁板厚度般是容量大的油箱般取。本设计中取油箱的壁厚为。对于大容量的油箱,为了清洗方便,也可以在油箱侧壁开较大的窗口,并用侧盖板紧密封闭。.底板与底脚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些,底板应有适当倾斜以便排净存油和清洗,液压油箱底部应做成倾斜式箱底,并将放油塞安放在最低处。油箱的底部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般为,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般采用型钢来加工底脚。本设计中用的是槽钢加工的。.顶板顶板般取得厚些,为,因为本设计把泵阀和电动机安装在油箱顶部上时,顶板厚度选最大值。顶板上的元件和部件的安装面应该经过机械加工,以保证安装精度,同时为了减少机加工工作量,安装面应该用形状和尺寸适当的厚钢板焊接。.隔板油箱内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隔板的安装型式有多种,隔板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有时隔板可以设计成高出液压油面,使液压油从隔板侧面流过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侧板侧板厚度般为,侧板四周顶部应该加工成高出油箱顶板,为了使液压元件的在工作等的情况下泄漏出来的油不至于洒落在地面上或操作者的身上,同时可以防止液压油箱的顶板在潮湿的气候中腐蚀。回油管及吸油管为了防止出现吸空和回油冲击油面形成泡沫,油泵的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布置在油箱最低液面以下,管口与箱底距离不应小于倍的管径,防止吸入沉淀物。管口应切成,切口面向箱壁,与箱壁之距离为倍管径。回油管的出口绝对不允许放在液面以上。本设计的管口与箱底的距离为,切口与箱壁的距离为。.回油集管的考虑单独设置回油管当然是理想的,但不得已时则应使用回油集管。对溢流阀顺序阀等,应注意合理设计回油集管,不要人为地施以背压。.吸油管吸油管前般应该设置滤油器,其精度为目的网式或线式隙式滤油器。滤油器要有足够大的容量,避免阻力太大。滤油器与箱底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吸油管应插入液压油面以下,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或因流入液压油箱的液压油搅动油面,致使油中混入气泡。.泄油油管的配置管子直径和长度要适当,管口应该在液面之上,以避免产生背压。泄漏油管以单独配管为最好,尽量避免与回油管集流配管的方法。.过滤网的配置过滤网可以设计成液压油箱内部分为二,使吸油管与回油管隔开,这样液压油可以经过次过滤。过滤网通常使用目左右的金属网。.滤油器滤油器的作用及过滤精度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经常混有杂质,如空气中的尘埃氧化皮铁屑金属粉末。密封材料碎片油漆皮和纱纤维。这些杂质是造成液压元件故障的额重要原因,它们会造成油泵油马达及阀类元件内运动件和密封件的磨损和划伤,阀芯卡死,小孔堵塞等故障,影响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近年来对液压油的污染控制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为了便于随时检查和观察箱内液体液位的情况,应该在油箱壁板的侧面安装液面指示器,指示最高最低油位。液面指示器般选用带有温度计的液面指示器。油箱顶板需要装设空气滤清器,对进入油箱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大气中的杂质污染液压油。空气滤清器的过滤能力般为油泵流量的两倍,其过滤精度应与液压系统中最细的滤油器的精度相同。油箱内部应刷浅色的耐油油漆。以防止锈蚀。上面介绍了油箱的具体儿详细的选择方法,但是由于本次设计的液压机械手在轨道小车上行走,液压油箱在小车的底部,所以油箱选用的是不带支撑脚的矩形油箱。悬挂于车下,邮箱中间带有隔板,为了方便清洗,在表面开设大的清洗孔,平时用清洗用盖盖上。.液压站的结构设计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方式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方式分为法兰式支架式和支架法兰式。.法兰式液压泵安装在法兰上,法兰再与带法兰盘的电动机联接,电动机与液压泵依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同轴度。这种结构装拆很方便。.支架式液压泵直接装在支架的止口里,然后依靠支架的底面与底板相连,再与带底座的电动机相联。这种结构对于保证同轴度比较困难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为了防止安装误差产生的振动,常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法兰支架式电动机与液压泵先以法兰联接,法兰再与支架联接,最后支架再装在底板上。它的优点是大底板不用加工,安装方便,电动机与液压泵的同轴度靠法兰盘上的止口来保证。本设计采用法兰支架式联接。同时考虑本设计中的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在安装时产生同轴度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常用带有弹性的联轴器。为了增加电动机与液压泵的联接刚性,避免产生共振,本设计把液压泵和电动机先装在刚性较好的底板上使其成为体,然后底板加垫再装到液压油箱盖上。液压泵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液压装置中各部件元件的布置要均匀便于装配调整维修和使用,并且要适当地注意外观的整齐和美观。.考虑液压油箱的大小与刚度,液压泵与电动机装在液压油箱的盖子上或装在液压油箱之外。.在阀类元件的布置中,行程阀的安放位置必须靠近运动部件。手动换向阀的位置必须靠近操作部位。换向阀之间应留有定的轴向距离,以便进行手动调整或装拆电磁铁。压力表及其开关应布置在便于观察和调整的地方。.压泵与机床相联的管道般都先集中接到机床的中间接头上,然后再分别通向不同部件的各个执行机构中去,这样做有利于搬运装拆和维修。.硬管应贴地或沿着机床外形壁面敷设。相互平行的管道应保持定的间隔,并用管夹固定。随工作部件运动的管道可采用软管伸缩管或弹性管。软管安装时应避免发生扭转,影响使用寿命。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范围包括电动机的种类类型,容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及其各项经济指标等。而且对这些参数要综合进行考虑。选择电动机的容量是电力传动系统能否经济和可靠运行的重要问题。如果电动机容量大小,长期处于过载运行。造成电动机绝缘过早地损坏如果容量过大,不仅造成设备上的浪费,而且运行效率低,对电能的利用不经济。根据前面求出来的电动机的功率可以得出液压泵需要以上功率的电动机。根据般设计的需要,般采用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系列电动机是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全国统设计的新系列产品,适用于传动无特殊性能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电动机采用级绝缘。外壳防护等级为。冷却方式为即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的基本安装结构型式型。机座带底脚,端盖无凸缘型。机座不带底脚,端盖有绝缘。型。机座带底脚,端盖有凸缘。电动机额定电压为,额定频率为。根据查表查出电动机型号为,其额定功率为.。.本章小结通过对于第四章的学习,我发现液压系统这门课在学习的时候还有很多不足,在确定油路原理和进行力学分析的时候直没有考虑过液压泵站的相关事宜,通过对于本章的学习知道了液压泵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弥补了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在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过液压系统,而且不只次的近距离观察泵站,但都没有注意到它的结构和工作情况,所以通过这章的设计不仅明白了液压系统的泵站设计而且要吸取教训,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不能再走马观花,要不求甚解,认认真真。结论本篇设计的机械手综合和运用了机械零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金属工艺学热处理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知识,它主要是应用在那些单调频繁的操作中用以代替人的劳动进行工作,它的主要优点是.工作时间持久,不会出现人的疲劳,可以重复不断的劳动,维持流水线的正常工作。.对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粉尘易燃易爆放射性强等恶劣环境中工作。.运动灵活在轨道小车的作用下,可以再多个工作位置进行作业。.通用性好,除了特定用途外,适当改变手部,便可以完成喷涂焊接等。.工作效率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成本。致谢历时十几周的毕业设计在紧张有序中即将结束,回忆这个过程这段经历,感觉收益颇多。当我初涉设计时,主客
(图纸)
泵站装配图.dwg
(其他)
封面及封底.doc
(其他)
评语.doc
(其他)
热处理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论文.doc
(其他)
任务书.doc
(图纸)
升降缸.dwg
(其他)
外文翻译--液压系统.doc
(图纸)
液压原理.dwg
(图纸)
油箱.d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