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动力传入方式,选择为卧式,电动机直联型单级减速器。机型号为,传动比为,输入功率为.,输入转速为。滚子链传动由图可知,本装配机的动力输入路线为动力由电机经减速器,然后输入装配装置轴,然后再由此轴分别传给滚针上料机构轴和凸轮机构轴,然后再由凸轮机构轴传给轴承外圈上料机构轴。共有四条链和四对链轮需进行设计。减速器轴与装配装置轴的链传动设计电机转速为,减速器降速比为,则减速器输出轴,即小链轮转速为.。预期假设装配轴转速为,则传动比.。链轮齿数计算为了防止根切,再加上本机构结构尺寸要求,小链轮齿数选为,则大链轮齿数取。链条节距由于本装配机实际消耗功率较低,再之小链轮转速也较低,由图见机械设计手册第册选得节距为,即.。检验小链轮孔径由表.而减速器输出轴直径为,结构可以。初定中心距由于结构上有限制,暂取。链长节数取节式中链条长度理论中心距.式中.,表.实际中心距链速⑩两链轮设计小链轮的设计计算小链轮齿数为,则分度圆直径为齿顶圆直径为齿根圆直径为.式中.分度圆弦齿高为齿侧凸缘直径为.大链轮的设计计算同理可得链轮的分度圆直径为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侧凸缘直径.装配装置轴与滚针上料机构轴的链传动设计由上可知,装配轴转速为,而整个装配机的要求为每分钟只左右。而凸轮轴每转转就完成个装配过程,所以凸轮轴的转速为左右。滚针上料机构的齿形轮直径是装配轴装针部分直径的倍,所以它的转速左右即可。轴承外圈上料机构推块宽度大约为轴承直径之倍,它的轴每转转,推块就完成个工作循环,所以此轴转速左右即可。总之,装配轴与滚针上料机构轴的传动比为,装配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为,凸轮轴与轴承外圈上料机构轴的传动比为。则滚针上料机构轴的转速为.链轮齿数小链轮齿数,为了满足结构要求和不使小链轮根切,选择,则大链轮齿数。链条节距同理链条节距取,即.检验小链轮孔径由表.而实际轴径为,可以。初定中心距由于受到结构限制,初定中心距为。链长节数取节式中.链条长度理论中心距.实际中心距链速⑩两链轮的设计小链轮的设计计算小链轮,则其分度圆直径为其齿顶圆直径为齿根圆直径为.其分度圆弦齿高为齿侧凸缘直径为.大链轮的设计计算大齿轮,同理可得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侧凸缘直径.装配轴与凸轮轴的链传动设计由上述可知,装配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为,小链轮取,大链轮取,链节距取,则大小链轮形状同所设计。不同点在于链长和链速。初定中心距为根据结构要求,设,则链条节数为取节则理论中心距为.实际中心距为.链速为。凸轮轴和轴承外圈上料机构轴的链传动设计此两轴之间的传动比为根据前述可取,两链轮结构同前述。同理初定中心距为,则链长节数为节式中理论中心距为实际中心距为.链速为.综上所述,装配轴的转速是其他各轴转速倍,此种设计方案能保证装配时,装配轴左端齿形槽中均填有滚针,使装配时不致有缺针现象。由估算结果可知,本装配机所消耗功率很小,各传动轴直径取在左右,足够用,所以其强度校验部分可省略。验算程序见电算程序.。所以此传动方案切实可行。机器的使用和维护.机器的调整本装配机在使用前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形块的调整形块的作用是托着轴承外圈在其上进行装配和卸料。装配时,推套是推着圈的的滚针同时前行,同时进入轴承外圈内壁。假设形块的中心线与装配轴的中心线不同心时,滚针就很难顺利的进行装配。所以在装配前和装配前期要进行实验,适当调整形块的位置,使装配时更顺利。滑动轴承的调整在机器的安装过程中,滑动轴承的端和轴肩接触,起到限制轴轴向窜动的作用,滑动轴承工作时,轴承是固定不动的,轴在其中转动,所以如果轴承端和轴肩之间的间隙过小,则轴在转动时势必受很大的摩擦阻力,增加不必的功率消耗。而反之,若两者之间间隙过大时,轴容易产生轴向窜动。所以两者之间的间隙必须做适当的调整。链的调整在安装时,由于链传动的中心距要求较低,而链传动时要有定的初张紧力,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链的中心距进行适当调整,使链条松紧适当。.机器的使用在机器启动之后,由工人定时向滚针料斗和轴承外圈料斗中分别装入滚针和轴承外圈即可,还需工人定时将装配好的轴承取走入库。在滚针下料时,滚针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卡死,所以由工人通过玻璃观察其下行情况,万出现卡死现象,立即取下玻璃把出故障的滚针清除。.机器的维护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修检,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另外,滑动轴承在工作时需要定期向其螺旋槽中注油润滑,以减小其磨损,增长寿命。链条在工作时因其工作速度较低,需采用油刷或油壶人工定期润滑,以增长链轮和链条的工作寿命。再者,要定期给凸轮沟槽注油润滑,以减小滚子在槽中运动的摩擦阻力。最后,各铰链连接部分也要由人工定期注油润滑。形块的加工工艺过程工序下料机床锯床工序二铣平面机床立式铣床夹具专用铣夹具刀具面铣刀工步铣平面,去掉加工余量。工步铣平面二,去掉加工余量。工步铣侧平面,去掉加工余量,工序图同理。工步铣另侧平面,去掉加工余量,工序图同理。工步铣侧平面,去掉加工余量,工序图同理。工步铣另侧平面,去掉加工余量,工序图同理。工序三铣形槽,半径。机床卧式铣床夹具专用铣夹具刀具仿形铣刀工序四铣两端开口槽机床立式铣床夹具专用铣夹具刀具圆柱铣刀工序五加工孔工步钻孔机床摇臂钻床夹具专用钻夹具刀具麻花钻工步扩孔.机床摇臂钻床夹具专用钻夹具刀具扩孔钻工序图同上。工步铰孔机床摇臂钻床夹具专用钻夹具刀具机用铰刀工序图同上。结论本自动装配机系统采用五大机构滚针的自动上料机构,轴承外圈的上料机构,装配和卸料装置,凸轮机构,传动系统。滚针需要整齐的排序,此机构利用电磁产生的微小振动,依靠惯性力和摩擦力的综合作用驱使滚针向前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自动定向的原理,采用振动式料斗进行上料,轴承外圈上料机构采用重心偏移法定向的料斗装置原理,具体采用特制斜边推块上料机构,装配和卸料机构采用汽实习时所见之装配原理,并进步改进而成。整个装配系统采用卧式装针方式,轴承外圈采用直立状态,开口端正对滚针进给端,滚针采用横向进给方式,即采用特殊装配装置使滚针安排成圆周均布状态,其圆周直径和轴承外圈内壁直径相同,然后采用推套把滚针推入轴承内,滚针只需排入轴承内壁即可,从而完成整个装配过程。为了实现装配和卸料机构中推套的运动,采用圆柱凸轮摆杆机构。由于本系统所需转速低,各轴之间传动比要求低,所以采用链传动,并且结构简单紧凑,对本系统特别适用。本装配课题在实际解决后,即自动装针机实际投入使用后,完全代替人工劳动后,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对企业效益提高大有益处。综上,此滚针轴承自动装针机原理可行,实际实用。至此,此课题的设计和研究结束。致谢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结束了,整个设计过程是对以往我们所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复习巩固和提高,是以后从事科研工作的次预演,对以后的从事实际的生产工作大有益处。在本次设计中,我得到了指导教师导师的谆谆教导和耐心讲解,同时也学到了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我也深深钦佩老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此深表感谢。在设计中,同时还得到了工程制图教研室,机械原理教研室,机械设计教研室和机械制造教研室的各位老师的指导,在此向各位老师深表谢意。参考文献英韦布,乔特.自动装配图集料斗进给装置与控制系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英韦布,乔特.自动装配图集传送机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英韦布,乔特.自动装配图集定向机构与擒纵装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英韦布,乔特.自动装配图集工件移置机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教研室.机床自动化与自动线.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业机械手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侯洪生.机械工程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秦荣荣.机械原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寇尊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周世学.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李云.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程序设计.崔武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谭庆昌.机械设计.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骏,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轴承外圈上料机构仿真图轴承外圈上料机构模型在中的建立步骤.在中建立轴承外圈上料机构模型创建几何模型建立坐标点建立曲柄的几何模型建立连杆的几何模型建立侧边刮板的几何模型定义约束铰接副的施加在动力输入轴和曲柄之间,曲柄和连杆之间,连杆和侧边刮板之间分别加铰接副。移动副的施加在侧边刮板上施加移动副。施加运动在动力输入轴和曲柄之间施加驱动,转速为.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测量相关参数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观察有无干涉和卡死现象。分别测量曲柄连杆侧边刮板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并得到后处理曲线。
(图纸)
A0-部件装配图.dwg
(图纸)
A0-滚针上料机构.dwg
(图纸)
A0-焊接底板.dwg
(图纸)
A0-总装配图.dwg
(其他)
A1-传动系统图.DWG
(其他)
A1-轴承外圈上料机构.DWG
(其他)
model_1.avi
(其他)
MODELl_5.bin
(其他)
Thumbs.db
(其他)
Thumbs.db
(其他)
Thumbs.db
(其他)
毕业论文.doc
(其他)
翻译.doc
(其他)
仿真图片.bmp
(其他)
仿真图片仿真图片2.bmp
(其他)
开题报告.doc
(其他)
曲线——滑块.bmp
(其他)
曲线——连杆.bmp
(其他)
曲线——曲柄.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