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 ㊣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格式:PPT | ❒ 页数:18 页 | ⭐收藏:0人 | ✔ 可以修改 | @ 版权投诉 | ❤️ 我的浏览 | 上传时间:2022-06-24 19:56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

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小人儒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君子儒者,仁以为己任,以推行大道为使命小人儒者,名以为己求,孜孜于追求名利。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好学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地做事,谨慎小心地说话,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良恭俭让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温良恭俭让,是典型的君子风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评析博学而笃志,是个学者应有的学习态度切问而近思,是个学者应有的学习方法。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问礼评析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评析子路好强而又常常自信过头,也常常强不知以为知。孔子就告诉他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诚实才是真聪明。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古人讲求“进德修业”。从孔子和子夏等人多次谈到的“好学”表现看,他们所说的“学”,侧重于“进德”“修业”哪个方面“樊迟请学稼”,为什么遭到孔子的训斥孔子及其弟子主张“学以致其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把实行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道修养自身作为学习目的他们所称赏的“好学”,也主要表现在致力于道德修养方面。在“道”和具体的文化知识及使用技艺方面,他们总是把“道”放在首位。可见,孔子是把“进德”,即道德修养,视为学习的首要任务的。孔子批评樊须,是因为樊须的要求不但违背了孔子以“进德”为学习目的的主张,也与儒家“修业”思想不合。儒家的“修业”指建功立业或研习学问如修习诗书礼乐,而不是学习劳动技能。孔子贯轻视劳动人民,轻视体力劳动,他曾说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现在樊须却想做在孔子看来只有小人才做的事,无怪乎招来孔子的严厉批评。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落后的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本章“是知也”有两个含义具有自知之明,这是智慧的表现。知自身之所不知,是将此不知变为知的起点,通过努力就可以将不知变为知。从哲学上看,本章至少饱含两个哲学原则是实事求是,二是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学以致其道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学以致其道评析百工者,器也。君子不器,故学以致其道。切技术都是器,而其上有道,唯君子知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为己评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向人炫耀,不是为了拿些知识来装点门面,而是为了养成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的养成,才是学习的最后目的。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评析谋食者,器也谋道者,道也。君子不器,焉能谋食人不应该成为种器具,成为种达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也就是康德说的人必须成为自身的目的,而非人之外事物的手段。作为个君子他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他致力于道,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个真正的君子他往往不是实用的功利的。在功利的人眼里,他往往是无用,所谓百无用是书生,这个“用”是在功利的意义上讲的。樊迟请学稼。焉用稼”君子不稼评析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小人儒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君子儒者,仁以为己任,以推行大道为使命小人儒者,名以为己求,孜孜于追求名利。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好学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地做事,谨慎小心地说话,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君子之学评析上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步发挥。子夏认为,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章与前

下一篇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页
1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2页
2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3页
3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4页
4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5页
5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6页
6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7页
7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8页
8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9页
9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0页
10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1页
11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2页
12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3页
13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4页
14 页 / 共 18
2016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0课 学以致其道 ppt课件2第15页
15 页 / 共 18
温馨提示

1、该PPT不包含附件(如视频、讲稿),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有的文档阅读时显示本站(www.woc88.com)水印的,下载后是没有本站水印的(仅在线阅读显示),请放心下载。

3、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打印。

4、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5、该文档为会员上传,下载所得收益全部归上传者所有,若您对文档版权有异议,可联系客服认领,既往收入全部归您。

  • Hi,我是你的文档小助手!
    你可以按格式查找相似内容哟
DOC PPT RAR 精品 全部
小贴士:
  • 🔯 当前文档为PPT文档,建议你点击PPT查看当前文档的相似文档。
  • ⭐ 查询的内容是以当前文档的标题进行精准匹配找到的结果,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可以在顶部的搜索输入框输入关健词进行。
帮帮文库
换一批